批判性思维

Search documents
AI化身“助手” 人类学习能力会变弱吗?
Ke Ji Ri Bao· 2025-07-10 23:55
今年6月10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科学家发布一项研究称,过度依赖ChatGPT等人工智能 (AI)助手可能削弱批判性思维能力。脑电图显示,使用AI助手完成论文的学生,其大脑活跃度显著 低于通过搜索引擎或自主思考完成任务的参与者。研究发现,AI助手使用者在神经反应、语言表达和 行为表现上均呈现弱势,具体表现为神经连接减少、记忆检索能力降低。 据美国《福布斯》网站7月5日报道,该研究揭示的趋势已引发广泛关注,为AI教育应用敲响警钟。 《时代》周刊在6月23日的报道中强调,过度依赖AI助手可能阻碍青少年的学业和认知发展,包括学习 积极性、抗压能力和社交技能在内的关键心理素质或受冲击。 此外,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和投入往往是学生茁壮成长的标志。美国《行为科学》双月刊2023年4月刊发 的研究报告显示,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对课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从中获得更多乐趣,且学习积极性 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比自尊心的影响更持久。 不过,2024年的最新研究也揭示了AI工具的积极影响:合理使用ChatGPT确实能提升部分学生的学习效 率。这提示我们: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当AI成为"思维拐杖",它削弱了心智;若作为"认知跳板",则 ...
施一公谈AI:自己天天用,叮嘱学生要打好基础并有批判性思维
Di Yi Cai Jing· 2025-07-08 05:32
不管AI也好还是其他领域有多大的进步,最终要有自己批判性的思维,并做好基础研究的训练 他认为,AlphaFold蛋白结构预测的突破,使得研究人员可以把整个生物学的研究,从以往的遗传学到细胞生物学到生物化学到生物的顺序打乱,从生物物 理出发倒推生物学功能,发现新的细胞生物学现象、新的疾病发生机理、新的遗传学规律。"这在以前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因为AI的出现可以完全这样做, 这确实颠覆了以前从粗到细、从远到近的研究方式,你可以从近辐射到远方,看得非常远,把人类的想象延展了几个数量级"。 由人工智能引领的科研范式变革将如何影响生命科学研究? 他还建议,科研人员要加强自下而上的合作。"如果我们的学生彼此之间多合作一下,PI、博士生导师之间多合作一下,跨学科多交流一下,打开思维,让 AI在这个过程中辅助我们一下。我们可以用AI走得更远一点。" 在8日举行的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圆桌对话环节谈到AI的运用时说,只要人类还在发展,打好基本功肯定 可以更好地用AI。 谈到AI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运用,施一公说,既然有AlphaFold,地球上所有可以编码蛋白质的基因,都是可以被比较精准地预测 ...
招人!欢迎同学们来老徐工作室挑大梁!
老徐抓AI趋势· 2025-07-01 15:29
前言 高考志愿填报季刚刚过去,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很多同学和家长私信我: "在AI大爆发的时代,什么专业才是真正有前途的?程序员会被取代吗?文科生还有出路吗?" 今天我想聊聊我自己的思考,也顺便公布一个 重磅好消息 我们团队正在招募暑期/长期 AI实习生!欢迎你来,和我们一起站在AI最前沿! AI时代,更应该学什么? 很多人觉得,AI都能写代码了,那学编程、数学还有什么意义?甚至还有"文科没用"的说法。其实这都 是误区。 批判性思维 :不是每个答案都对,能不能发现AI的疏漏,决定了你的天花板。 所以,不管你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数学、哲学、历史、法学这些锻炼底层思维的专业,依然非常值得 学。它们是你未来用好AI的地基。 摇人!! 真正能在AI时代长期受益的,恰恰是那些 底层能力强 的人。包括四个维度: 逻辑能力 、 常识基础与 好奇心、 批判性思维 。 这些能力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真正把AI用好。 逻辑思维 :AI再强,本质上还是你给它提问、下指令、评判它的产出。逻辑不强,AI做得对不对你都 分不清。 常识与好奇心 :AI输出的答案往往有局限,只有不断追问、不断验证,才能发现深层机会。 报名方式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亲 ...
技术越强越没有选择权?
Hu Xiu· 2025-06-23 07:21
看了一个采访,是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埃里克讲到关于"价值观"的重要性。 他说了一句话,很直接: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一件事,那你就会很容易被别人的价值观带跑。 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特别有力。它其实在提醒我们:在这个技术爆炸、信息泛滥的时代,人最核心的 东西,价值观,很容易被冲散。 看完后,我挺震撼。他用一种特别系统、冷静的视角,把未来讲得既清晰又让人警觉。 他说,技术带来的不只是机会,还有我们还没准备好应对的风险。所以,我认为内容很有价值,希望分 享给你。 1 现在每天都有新工具、新平台、新趋势冒出来。AI、算法、社交媒体……这些东西本身没有立场,它 们是工具。真正决定这些工具走向的,是我们怎么用它们。 所以埃里克说,一个人必须清楚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 他说他自己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不是看手机,也不是开例会,而是花点时间静下来,问自己几个 问题: 我今天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坚持什么?这不是鸡汤,而是一种"锚定";就像一艘船,风再大、浪再 高,只要锚还在,就不会飘走。 他还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人生其实是分阶段的。 0到25岁,是积累资源的阶段;25到50岁,是建立影响力 ...
读书是一种被高估的美德
Hu Xiu· 2025-06-10 05:57
乍富的土豪要在家里打上一堵书墙来装点门面;明星和偶像也常常舞文弄墨,通过掉书袋来塑造有文化 的人设。可见,即使在商品化社会的价值排序中,读书人也站在道德与智慧的制高点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正经研究,作者:苏伦salen,题图来自:《刺猬的优雅》 即便是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读书仍被视为一种近乎神圣的美德。我们习惯将读书人与"有教养""有深 度"划上等号,将书架的厚度等同于思想的深度,甚至读书行为本身也被当作品味的象征,身份区隔的 标志。 但我们往往容易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读书本质上不过是一种普通的认知活动,它并不天然高尚,也不 必然带来智慧。 要知道,读书本来就是一种中性的行为,它既不升华人性,也不可能堕落灵魂。 读书也是一种消遣行为,在这个意义上,它与刷短视频没有任何区别。它们都是通过外部输入,实现精 神满足和信息摄入的休闲行为。特别是当读书成为一种数量堆砌的竞赛,或者是打卡游戏,更加暴露了 它的消遣本质。多数时候,我们享受的只是"完成输入"的快感。 这种消遣属性,在畅销书的流行中尤为明显。畅销书的本质,是某个周期内社会流行趋势与集体心理的 投射。焦虑时代催生"治愈系"与"小清新",成功学热潮中诞生"逆袭 ...
人工智能教育指南深意何在
Bei Jing Qing Nian Bao· 2025-05-16 03:31
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生成式人工智能最大特色在于结果获取的容易性,只要在对话框中输入请 求,就能在很短时间内得到答案。这无疑让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解决问题的过程变得更加简单轻松。 但若学生总是依赖人工智能获得答案,就失去了从错误中学习和从探索中学习的机会,而这正是独立思 考能力发展的关键环节。为防范学生因过度依赖生成式人工智能而弱化独立思考能力,指南从制度规 范、教学引导与角色定位等维度建立系统性防范机制,明确禁止学生直接复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为作 业或考试答案,并限制在创造性任务中滥用人工智能,从源头上杜绝"代劳式"使用行为。人工智能时 代,学生要学会合理利用人工智能,让它成为提升独立思考能力的辅助工具。 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创新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变得更加重要。人工智能本质是基于数据和算法的工具,其高效性 源于对已有信息的整合,而非真正的创造力或批判性思维。人工智能模型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其训练数据的质量,如果训练数据存在偏差、不完整或不准确,人工智能生成的答案也可能出现问题, 甚至可能隐含偏见。如果没有批判性思维、不会质 ...
现在的大学生,不用大模型才是异类
机器之心· 2025-05-11 03:20
选自New York Magazine 机器之心编译 作者:James D. Walsh 「大学现在学的就是掌握 ChatGPT 的程度了。」 在北美的顶尖大学校园里,人工智能完成作业、写论文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近日,New York Magazine 旗下 Intelligencer 发表了一篇题为「每个人都在大学里作弊」的专题报道,其中从 Chungin「Roy」Lee 开发作弊软件的故事开始,谈到 了美国大学对 ChatGPT 等 AI 工具的广泛使用乃至滥用的情况。 对此,有人认为 AI 会给教育带来不可避免的改变,而教育本身也应当顺应这种变化,探索新的教学和作业模式。 原文地址:https://nymag.com/intelligencer/article/openai-chatgpt-ai-cheating-education-college-students-school.html 这篇报道引起了社交媒体上广泛的讨论,作家 Steve McGuire 在一则帖文中总结了这篇报道中一些颇具冲击力的言论。 | Steve McGuire 2 | | | --- | --- | | @sfmcguir ...
清华大学钱颖一:中国教育的今天,就是经济的明天
Sou Hu Cai Jing· 2025-04-28 22:13
钱颖一,1981年清华大学数学专业本科(提前)毕业。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获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硕士学位、耶鲁大学运筹 学/管理科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任教于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2012年当选为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2018年当选为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获得2009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16年度首 届中国经济学奖。研究领域包括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转轨经济学、中国经济、中国教育。 曾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2006-2018),西湖大学校董会主 席,国务院参事。 【正文】 我讲三个与教育有关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中国和美国的。大家是否知道今年以来《华尔街日报》(The WallStreet Journal)有关中美问题最热门的文章 是什么?是一篇有关教育的文章,题为"中国母亲为何更胜一筹"(Why Chinese Mothers Are Superior?)。作者是美籍华人、耶鲁 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儿(Amy Chua)。文章讲述她如何用中国式教育方法在美国教育她的两个女儿。她刚出版了一本《虎妈的 战歌》 ...
剑桥国际东亚区学校大会落地苏科中,共探全球化教育新趋势
Yang Zi Wan Bao Wang· 2025-04-12 13:16
4月12日,由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主办的2025剑桥国际东亚区学校大会在苏州科技城外国语高级中学(以下简称"苏科中")开幕,来自东亚地区的400多名剑 桥国际学校领导与教育者汇聚博慧校园。在两天的议程中,与会嘉宾们将以"Empowering Future-Ready Learners:Navigating Paths to Success"(面向未来,赋 能学习者)为主题,共同探讨一系列前瞻性的议题,深入思考如何应对不断演变的教育格局,探索教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学习 者。 会议现场,剑桥大学国际考评部东亚区主任赵静致开幕辞:"一年一度的剑桥学校大会不仅是一个分享教育实践的时刻,也是展望未来的重要契机。无论 是专家讲座、校长分享还是大会分论坛等,我们都能从中吸取宝贵的教育智慧和经验,希望大家能充分交流,共同为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剑桥学子而 努力。" 在致辞中,赵博士特别感谢了苏州市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他们长期关注并推动国际教育发展,使得苏州成为中国国际教育的高地,这里的剑桥中心从 数量和质量上都处于前列。"此外,赵博士也特别感谢了曹伦华总校长以及苏州科技城外国语高级中学的各位老师:"正是 ...
创业者请警惕:把脑子交给AI,是天下最愚蠢的事
创业邦· 2025-03-09 03:27
以下文章来源于笔记侠 ,作者苏德超 笔记侠 . 点我关注,与260万读者一起看透新商业本质。笔记侠,中国新商业知识干货共享社区,8000多篇干货 笔记,宏观趋势、组织管理、商业模式等28个主题可精准搜索。 来 源丨笔记侠(ID:Notesman) 作者丨苏德超,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 图源丨midjourney DeepSeek的爆红,仿佛一夜之间让我们全民都进入了AI时代。 在享受AI带来的生活便利和工作效率提升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AI会编造不存在的案 例、名人名言和数据,或者对回答张冠李戴甚至"胡说八道"。 这说明AI在价值观、道德能力和真假辨别上,还有完备空间,而我们又必然面对这个类人意识与类人智 能进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那么,我们要怎样适应AI时代? 如果苏格拉底来到今天,他会怎样看待AI? 我们怎样通过用好AI,来做好企业管理? 为什么说梁文锋等企业家身上体现出的"近代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带着这些问题,笔记侠团队于2月27日邀请了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知名哲学学者苏德超与中国人工智能 学会心智计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蔡恒进进行了一次题为"AI时代,如何用哲学 提问和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