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芯片标准与认证体系
icon
Search documents
21社论丨完善标准与认证体系,助力国产汽车芯片加快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20 00:08
制约我国汽车芯片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于标准与认证体系的不完善。由于国内企业起步较晚,尚 未建立起完备的汽车芯片标准与测评体系,对芯片的可靠性、安全性等缺乏统一规范。高质量 标准的缺失与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影响了行业对国产芯片的信任度,进而阻碍了产业协 同与规模化应用。芯片作为高度依赖应用反馈迭代的产品,若缺乏足够的"上车"规模,便难以 积累数据、持续优化,形成良性发展闭环。 此次"质量强链"项目发布的《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技术体系2.0》,标志着相关工作实现了从初 步探索到系统推进、从技术研究到产业实践的重要转变。该体系通过构建完整的认证审查机 制、突破关键标准、建设数字化平台,着力破解国产芯片"不敢用、不会用"的产业化困境,聚 焦应用瓶颈,创新构建符合中国国情与产业实际的技术支撑架构。 近日,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化应用与质量提升"质量强链"成果交流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系统 总结了"质量强链"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正式发布升级版《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技术体系 2.0》,同步上线国产汽车芯片认证审查专家库与认证审查数字化平台。这标志着我国在构建 自主可控的汽车芯片质量保障体系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 ...
完善标准与认证体系,助力国产汽车芯片加快发展
近日,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化应用与质量提升"质量强链"成果交流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系统总结 了"质量强链"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正式发布升级版《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技术体系2.0》,同步上线 国产汽车芯片认证审查专家库与认证审查数字化平台。这标志着我国在构建自主可控的汽车芯片质量保 障体系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消费规模突破2万亿元,有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及相关产 业快速发展。但产业仍存在一些短板,尤其是高端智能车用芯片的自主供给能力仍有待提升。 当前,新能源汽车正从电动化阶段全面迈向智能化升级。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汽车芯片已从 辅助控制单元跃升为支撑整车智能化的核心"底座",其应用范围从传统的动力控制、底盘域,扩展至智 能座舱、辅助驾驶域乃至整车中央计算平台。据统计,传统燃油车所需汽车芯片数量为每辆车600颗至 700颗,电动车所需芯片数量为1600颗,未来,随着智能功能复杂度的提升,单车芯片数量还将进一步 增长。 汽车芯片种类涵盖控制、计算、传感、存储、通信、安全、功率、驱动、电源及模拟芯片等多个领域。 目前全球市场仍由少数几家西方头部厂商主导。尽管我国企业已全面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