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源头减量
icon
Search documents
塑料之外:中国“无废城市”里的可重复未来
高频、便利、快捷,即弃,一次性塑料正在重塑我们城市生活的消费逻辑,也持续带来了累积的环境压力和资源 浪费。 塑料之外,是可以被真正想象、甚至实践的未来。 从文件到落地,塑料治理仍有"空白" "方便"正在裹挟着成为无数份不断"淹没"城市的垃圾。 当"减塑"逐渐成为共识,我们更需要追问:在不牺牲效率的前提下,能否从源头上重构这条"用完即弃"的消费路 径? "无废城市"是中国在城市治理中给出的系统回应。 从2018年试点启动至今已覆盖百余座城市,这一政策力图通过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与协同治理,构建一种更环 保、更长效的城市运营方式。 而在这套机制中,"可重复使用"——曾被忽视的"环保优解"——正在获得制度空间与商业可行性。当城市进入"无 废"时代,重用容器、循环快递盒、自带杯优惠等星星之火开始在各个城市燃起,一个全新的城市生活逻辑也在悄 然成形。 自2018年国务院首次提出"无废城市"试点至今,全国性的"无废"治理已走过六年。从最初的11个试点城市与5个特 例区域,到"十四五"期间扩展至113个城市和8个特殊地区,体系逐步铺开,目标直指2035年实现全国"无废城 市"全覆盖。 "无废"一词源自"Zero Waste ...
《陕西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7月1日起施行
Shan Xi Ri Bao· 2025-06-29 22:42
《条例》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生活垃圾焚烧利用处理能力建设,逐步减少以卫生填埋的方式 处理生活垃圾。不具备建设规模化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条件的偏远村镇,可以因地制宜建设符合标准的小 型化分散式焚烧处理设施。《条例》鼓励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跨区域共建共享生活垃圾处 理设施,探索建立生活垃圾跨区域处理生态补偿机制,合理确定补偿原则,明确补偿标准。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王雅丽表示,源头减量是生活垃圾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条例》突出 源头减量,规范分类标准,明确县级以上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机制,生产者、销售者 执行限制产品过度包装的规定,要求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节约使用和重复利用办公用品,推行无纸化办 公,减少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等,减少废弃物产生,降低处理成本。 6月27日,记者从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的《陕西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 《条例》自7月1日起施行,明确了对运输单位混合运输生活垃圾的处罚,不得将分类投放的生活垃圾混 合收集运输,不得将其他类型的废弃物混入生活垃圾收集、运输。针对生活垃圾"先分后混""混装混 运"问题,省住建厅将从优化调整设施布局、提升前端分类准确率等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