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农业产业园
icon
Search documents
水产种业由“养得好”向“加工强”迈进
Hai Nan Ri Bao· 2025-07-06 00:26
东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已落地项目27个,总投资33.33亿元 水产种业由"养得好"向"加工强"迈进 项目快速推进,离不开强有力的招商引资支撑。据介绍,去年东方市针对该产业园招引投资额2000 万元以上农业项目20个,跟踪服务推动涉农项目招引42个。除已落地的27个项目外,当前产业园还有22 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约6.3亿元,3个项目已投产见效。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晓曈)感城港畔,新型深水网箱整齐排列;现代化育苗车间 内,东星斑鱼苗生机盎然;鳄鱼小镇里,特色产业链条延伸……东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派蓬勃生 机。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近日从东方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该产业园今年3月以全国第三名的优异成绩通 过农业农村部首次绩效评估,目前项目建设总体进度已达76%以上,已签约落地项目27个,总投资 33.33亿元。 在实现"养得好"的同时,该产业园持续向"加工强、链条长、融合深"迈进。热带特色鱼类精深加工 技术研发与中试生产正紧锣密鼓进行,鳄鱼资源营养健康产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加速推广。 科技与创新是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园区已集聚院士工作站2个、院士创新平台2个,建 有农业农村部热带海水鱼种质创新 ...
广西忻城万缕蚕丝织就振兴路
Jing Ji Ri Bao· 2025-07-02 22:07
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忻城县红渡镇现代化桑园示范基地,只见水肥一体化喷头均匀喷洒,肥硕的 桑叶在阳光下泛着油光。基地负责人韦建学在灌溉系统控制机房熟练地操作着设备,系统通过5G网络 与气象站、土壤墒情探测仪联动,自动完成水肥的配比,实施精准灌溉。 "我们采用'宽窄行'种植法,选用大叶优质桑树品种,配以智慧水肥一体化灌溉,可使桑叶亩产量从 1500公斤提升到3000公斤左右,病虫害减少40%。"韦建学说。 基地还建起标准化蚕房,智慧温控系统可根据幼蚕的生长阶段实时调节温度与湿度。韦建学指着房顶悬 挂的方格簇介绍:"当幼蚕养到5龄后,就把方格簇降到地面,蚕就爬到簇中小格内吐丝,这样的蚕茧每 斤能比传统茧多卖3元。" 据了解,立项后,忻城县将围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施25个子项目,总投资约20.13亿元,初 步目标是到2027年总产值达到43亿元,其中蚕桑产业产值38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以上。 产业园以县城为中心,规划建设智慧蚕桑种养体系、饲料养蚕基地,配套种养、交易、仓储信息化系 统,推动茧丝绸加工全产业链升级,探索资源多元化开发和循环经济模式。 "一产建设优茧优桑繁育基地,智慧标准化小蚕共育 ...
青海湟中:冷凉蔬菜产业成农民增收新“引擎”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7 08:32
中新网西宁6月17日电题:青海湟中:冷凉蔬菜产业成农民增收新"引擎" 作者陈宗淇马铭言 夏日的高原美丽乡村郁郁葱葱,农民忙碌着采摘蔬菜,时而传来欢声笑语……16日,青海省西宁市湟中 区的冷凉蔬菜迎来了采摘旺季。 湟中区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平均海拔超2000米,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独特 的气候条件为冷凉蔬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湟中区冷凉蔬菜产业正蓬勃发展,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 多个万亩、千亩以上设施基地和露地蔬菜基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34万亩,产量超30万吨,占青海 省蔬菜种植总量近五分之一。 湟中区拦隆口镇西岔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保鲜库内,村民将采摘的茼蒿进行充冷、分装、打包后发往全国 各地。"除了每亩1200元(人民币,下同)的土地租金,我和爱人都在合作社务工,一年下来能有十几万 元的收入,这比以前我们散干、单干的收入高,劳动强度也大幅降低。"村民张新说。 为提升冷凉蔬菜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2024年,湟中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围绕现代农业 标准化、智能化、品牌化标准,在资金保障、人才培育、科技引进等方面积极推进湟中区农牧特 ...
20国媒体见证内蒙古现代农业新生态
Huan Qiu Wang· 2025-05-16 04:39
【环球时报-环球网 记者史洁瑞】广袤的内蒙古大地上,一场关于数字农业培育与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5月15日,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与 环球网联合主办的2025"走读中国"国际媒体交流活动,带领来自亚太地区19国的23名外国记者走进乌兰察布,探访了中国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察右前旗植 物工厂草莓基地以及宏福现代农业产业园,见证了这片土地如何以科技之力重塑现代农业。 中国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从"良种繁育"到"科技惠农" 在乌兰察布市的中国冷凉院士工作站,成片的冷凉蔬菜试验田与温室蔬菜育种大棚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作为全国首个冷凉蔬菜院士工作站,这里自 2012年成立以来,便致力于冷凉蔬菜的科研、推广与服务。十年来,该工作站通过对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试验示范推广,有效解决了冷凉蔬菜的良种 筛选问题,推动了冷凉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乌兰察布市累计增效达到2亿元以上。 工作站负责人关慧明向外国记者介绍道:"在内蒙地区,我们收集培育了240多个野生蔬菜和野生药材品种,将陆续把这些优秀的基因注入到我们的生产当中 去,让农民享受到更多科研成果带来的发展和幸福。"目前,乌兰察布市的冷凉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70万亩,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