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蚕茧
icon
Search documents
四川推进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
近日,四川省启动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双培"行动,启动会上发布了四川千亿级优势特色 农业产业建圈强链支持政策,推介了培育产业、培优企业"双培"行动项目。聚焦产业链重点,四川储备 了465个"双培"项目,总投资达1994.1亿元,涵盖畜牧、粮油、经作、水产等四大类全产业链。会上重 点推介了329个项目,总投资达1072.6亿元。 四川省是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13项农产品产量常年保持全国第一。聚焦农业强省建设目标,四川提 出推进"1+1+8"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并打出政策"组合拳"。会上发布了省级系列支持措 施,包括实施优势特色产业建圈强链专项、对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银行贷款进行贴息、对链主企业实施 上市辅导等。 据了解,四川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九,油菜籽、薯类产量全国第一。围绕这一优势,会上明确,要加快打 造成都平原"天府粮仓"核心区和川东北、川南、川中丘陵、安宁河谷4条粮食安全产业带,做优做强优 质水稻、"天府菜油"等8条特色产业链,力争粮油全产业综合产值尽快突破5000亿元。 作为畜牧业大省,四川生猪出栏量以及兔、蜂养殖量多年全国第一。会上提出,将以生猪、家禽、牛 羊、兔、蜂五大产业为重 ...
河池蚕桑产业“织”出振兴致富路
抢抓机遇,破茧成蝶,河池蚕桑规模领跑全国 近日,蚕茧生产集中上市,广西河池市凤山县三门海镇月里村的收茧站里,开车拉着蚕茧前来售卖的 蚕农络绎不绝,成筐的蚕茧在茧站里堆叠成山,满满当当。丰收的喜悦,浮现在蚕农的笑容里,洋溢 在河池400多家茧站中,这是河池蚕农战胜旱涝等灾害影响夺取蚕茧丰收的一个缩影。 据悉,宜州区聚焦桑蚕茧丝绸产业链关键环节,通过技术创新、设备升级等,推动丝绸生产工艺实现 多维度突破。该企业此次引入9组自动化设备,具备高效、精准、稳定的技术优势,实现了从蚕茧选 剥、煮茧到缫丝的全流程自动化操作,生产规模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是200个新增就业岗位。同时, 该区紧扣传统桑蚕产业转型关键方向,锚定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发展路径,推动数字技术与桑蚕 产业深度融合,蹚出一条产业升级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共赢的新路径。 今年上半年,广西遭遇多重极端天气交织叠加,面临干旱和洪涝等一系列复杂局面。面对旱灾与汛期 的双重考验,河池市得益于提前布局,种桑区域多为优质耕地,种植桑树品种抗旱能力强,并依托"广 西石漠化山区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充分发挥各级科技特派团技术优势, 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 ...
广西忻城万缕蚕丝织就振兴路
Jing Ji Ri Bao· 2025-07-02 22:07
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忻城县红渡镇现代化桑园示范基地,只见水肥一体化喷头均匀喷洒,肥硕的 桑叶在阳光下泛着油光。基地负责人韦建学在灌溉系统控制机房熟练地操作着设备,系统通过5G网络 与气象站、土壤墒情探测仪联动,自动完成水肥的配比,实施精准灌溉。 "我们采用'宽窄行'种植法,选用大叶优质桑树品种,配以智慧水肥一体化灌溉,可使桑叶亩产量从 1500公斤提升到3000公斤左右,病虫害减少40%。"韦建学说。 基地还建起标准化蚕房,智慧温控系统可根据幼蚕的生长阶段实时调节温度与湿度。韦建学指着房顶悬 挂的方格簇介绍:"当幼蚕养到5龄后,就把方格簇降到地面,蚕就爬到簇中小格内吐丝,这样的蚕茧每 斤能比传统茧多卖3元。" 据了解,立项后,忻城县将围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施25个子项目,总投资约20.13亿元,初 步目标是到2027年总产值达到43亿元,其中蚕桑产业产值38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以上。 产业园以县城为中心,规划建设智慧蚕桑种养体系、饲料养蚕基地,配套种养、交易、仓储信息化系 统,推动茧丝绸加工全产业链升级,探索资源多元化开发和循环经济模式。 "一产建设优茧优桑繁育基地,智慧标准化小蚕共育 ...
广西河池“技改强桑”助农增收
Guang Xi Ri Bao· 2025-07-02 03:16
6月30日,夏雨初歇,广西河池宜州德胜镇成片的桑田便成了一幅被露水浸过的水墨长卷,在天穹下铺 展。不一会儿,阳光从云隙里漏下,给桑叶边缘镀上金亮的光。 "这是河池最大的连片桑田,虽然今年初遭遇旱灾,得利于提前进行水肥一体化、油桑复合种植模式推 广及低产桑田改造等措施,现在长势一点没落下,目前桑叶产量已经追上去年了"。国家蚕桑产业技术 体系河池综合试验站、河池市蚕业推广站站长黄康东告诉记者。 近年来,河池市大力推进"技改强桑、智慧养蚕",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实现了桑蚕产业转型升级,有 效抵御了今年一季度旱灾对桑树种植造成的不利影响,为当地蚕农铺就了一条致富之路。 传统产业迎来科技变革 2024年,河池市桑园面积96.32万亩、蚕茧产量21.85万吨,产值135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 27%。河池蚕桑种植面积分别占全区、全国的34.5%和13.6%,蚕茧产量分别占全区、全国的45%、 27%,蚕桑生产规模(面积、发种量、产量)连续20年保持全国地级市第1位,桑蚕产业是名副其实的河 池传统产业。 然而,随着桑蚕产业的升级,有限的土地和越来越多的蚕茧需求形成矛盾,传统产业必须依托科技赋 能实现升级。并且,传统方 ...
广西河池市:实地调研探脉,指数秘钥助力蚕桑产业升级“加速跑”
在广西河池市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中,蚕桑产业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产业不仅带动22万户近百 万蚕农投身其中,更以2024年135亿元蚕茧产值、5万多元蚕农户均增收、7.6%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增速,生动诠释了"茧丝铺路、产业富民"的发展奇迹。 河池,地处北纬24度,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孕育出全球面积最大、品质最优的桑蚕茧基地。近年来, 河池牢牢抓住"东桑西移""东丝西移""东绸西移"的战略机遇,围绕打造千亿桑蚕茧丝绸产业集群目标, 扎实打好"有链强链、缺链补链、上下延链"组合拳,推动桑蚕茧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集群发展, 荣获了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中国丝绸新都"等多项称号。宜州桑蚕茧更凭 借丝长、洁净度、强伸力等核心优势,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成为多家国际奢侈品牌的优质原料。 为进一步挖掘中国茧丝绸产业价值,推动区域品牌国际化,2025年5月,河池市人民政府携手中国经济 信息社启动新华·河池蚕桑产业发展指数(以下简称"蚕桑指数")编制工作。日前,项目组赴河池开展 调研,实地走访政府部门及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恒业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粤港蚕肽生 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 ...
小麦田间“选秀”、蚕房变“流水线”……三夏收获正在进行
Yang Shi Xin Wen· 2025-06-03 05:14
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已全面展开,收割机开足马力驰骋在麦田中,一排排小麦被整齐地切割、脱 粒……农田一片繁忙景象。 种粮大户 赵付文:收获的小麦颗粒饱满,状态良好。预计负责的两千亩小麦,用这台收割机三天即可 收完。 今年三夏生产期,曹县各部门联合提供服务,成立了6个科技小分队,深入26个镇街指导种植户科学收 割。同时,做好运输、晾晒、储存等保障工作,确保小麦颗粒归仓。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周山东省以 农机手 杨宝磊:我是来自滨州的收割机手。每年到曹县收割作业,因为这里收割时间较早。作业通常 需要六到七天。连夜作业,人歇机不歇。曹县作业完成后,前往梁山,再到滨州。 收割、脱粒、装车一气呵成,几十分钟,就能完成100多亩小麦的收割作业。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曹县是我国的产量大县,眼下,这里的159万亩小麦迎来丰收,大规模机械化收割 作业正进行,预计本月10日前将全部完成。 菏泽市曹县王集镇刘菜园村的麦田,多台联合收割机正同时开展收割作业。农机手告诉记者,趁着好天 气,他们采取人歇机不歇的模式,轮班抢收。 小麦丰收季 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正在进行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 殷贵鸿:这块地约1亩,种植了700多个不同新品 ...
粤桂携手:桑海“智”变绘就“新丝路”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1 01:51
中新网广西忻城5月11日电题:粤桂携手:桑海"智"变绘就"新丝路" 作者蒋雪林韦佳秀 韦建学敏锐地捕捉到机遇,2022年,在外打拼多年的他,回到老家红渡镇创业。"2023年6月我与红渡镇 12个村(社区)共同出资、联合成立了红渡红创兴公司,是全县首家'党建引领、能人领办、村企联营'的 企业,公司致力于推动农业安全健康发展,将新技术注入桑蚕产业,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助力村级 集体经济增收。"韦建学说,他还联合忻城县红渡镇12个村(社区)及城关镇4个村,整合资金600万元(人 民币,下同)打造现代化桑园示范基地,引入多项新技术来种植桑树。 吴小红表示,总投资50亿元、规划占地1600亩的广西忻城茧丝绸产业园正在建设中。产业园位于忻城县 红渡工业园,是粤桂协作推进"湾企入桂"重大建设项目。该项目重点依托忻城县及周边县市资源优势, 推动桑蚕丝绸产业从种苗、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到印染加工、服装成衣、副产品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各 环节,向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发展,打造跨区域协作全产业链桑蚕茧丝绸产业集群。项目 满产后预计年耗茧10万吨,年产生丝1.5万吨,真丝绸1.5亿米,丝绸服装7500万件套,将成为全国最大 ...
河池茧丝绸即将亮相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系列活动
Xin Hua Cai Jing· 2025-05-09 04:02
如今,河池以"一新三化"为抓手,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智能化建设方面,通过发展设施桑蚕、突 破饲料化养蚕技术、运用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引领供应链转型升级;信息化建设方面,通过构 建广西首个"中国—东盟(河池)桑蚕茧丝绸产业综合服务平台",以及智慧供应链协同体系、全链数字服 务体系、产业生态创新体系,引领产业链数据贯通协同;品牌化建设方面,用好"长寿巴马""真丝壮 锦""刘三姐歌谣""中国丝绸新都"四大品牌,讲好桑蚕茧丝绸产业品牌故事,引领价值链革新跃升。 值得关注的是,5月9日至11日,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将在浙江德清举办。在"510中国品牌日"系列 活动之"山河脉动共链未来"中,广西河池蚕桑将惊艳亮相。届时,广西河池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韦发 才将深度解读河池蚕桑茧丝绸产业的卓越品质,分享科技赋能下传统产业向智能化、创新化转型的蜕 变历程,阐述打造全球丝绸供应链核心节点、推动"绿色丝绸"可持续发展及以民族文化赋能全球品牌 的战略规划。河池正释放巨大合作潜力,诚邀各方携手,共绘茧丝绸产业发展新蓝图。 在云贵高原南麓,集英雄传奇、长寿密码、山歌底蕴与生态盛景于一身的广西河池,正以桑蚕茧丝绸 产业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