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与发展共生
icon
Search documents
武汉“人与江河共生共赢”故事引发多家外媒关注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9-19 01:31
江豚回归长江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中国生态故事?近两日,欧美两大媒体相继聚焦武汉 的生态环境及长江保护成果。 9月17日,美国《华尔街日报》以《平衡生态与发展:长江修复如何启发世界》为题, 深入报道武汉推进流域综合治理的实践;9月16日,法国《费加罗报》以《长江的微笑,唤 起武汉生态旅游热》为题,描绘长江江豚回归与城市亲水文化。两篇报道不约而同指出,武 汉正以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向世界讲述人与江河共生共赢的故事。 Google Makes Al Video Tool Available for YouTube Shorts 《华尔街日报》版面。 海外媒体观察武汉生态修复的重要线索来自"微笑天使"长江江豚。《费加罗报》在报道 中描述:"长江江豚在武汉金口、天兴洲等水域建立稳定栖息地,它们的回归是长江十年禁 渔政策带来生态逆转的明证。"《华尔街日报》认为,长江江豚种群的历史性恢复"标志着长 江水质与生态的整体提升"。数据显示,长江干流武汉段的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鳤鱼重 现、候鸟群归,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费加罗报》版面。 生态好转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两家外媒共同关注到,武汉已建成超80公里滨水生态廊 道 ...
从珊瑚礁的重生之变到湿地新生 见证万里海疆生态与发展的共生之路
Yang Shi Wang· 2025-08-14 06:52
央视网消息:蔚蓝海岸,承载着生态守护的使命,也涌动着转型发展的活力。从海南三亚珊瑚礁的重生之变到辽宁锦州退养还海后的湿地新生,系列报 道《绿水青山之间》,带您见证万里海疆生态与发展的共生之路。 海南三亚:重现海底斑斓世界 共护蔚蓝海洋家园 总台记者 范珊珊: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调研时指出,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三亚蜈支洲岛不仅是热门的 旅游景区,还建立了我国首个海洋牧场,在这里海洋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是如何和谐发展的呢? "种珊瑚"是蜈支洲岛向潜水游客推出的一项公益旅游项目,游客从旁观者真正变成了参与者,保护也就不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了。 总台记者 范珊珊:在海洋牧场的信息化展示馆,通过在水下设置的监控摄像以及信息数据监测系统,就可以实时监测到这些珊瑚的生长情况了。 三亚西岛和它的周边海域是属于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在岛上的科研基地,可以看到在这些玻璃缸里面有各式各样五彩斑斓非常好看的 珊瑚礁和鱼群。 在后海村,当地村民就是像这样一边通过发展旅游、渔业来发展经济,一边用自己的方式来守护着这片蓝色海洋。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全民参与、长期实 践、共同保护,绘就了现在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