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贷款
Search documents
86万家社会组织贷款可及性仅8% 普惠金融支持待破局
Di Yi Cai Jing· 2025-11-06 13:43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社会组织总量已达86.5万家,吸纳就业超1000万人,其日常运营、项目实施与业务 拓展亟需多元资金支持体系。 日前,《中国社会组织贷款现状、需求与银行贷款可及性评估报告》(下称《报告》)发布,《报告》 显示,尽管社会组织贷款需求广泛,但仅8%的社会组织能以机构身份获得银行贷款,绝大多数依赖法 定代表人的个人贷款、亲友借贷等方式缓解资金压力。 社会组织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通常由具有共同兴趣、 目标或信仰的个人自愿组成;基金会是以资产为基础,通过资金支持来实现特定公益目的;社会服务组 织以提供专业社会服务为核心,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养老院等,曾称民办非企 业。 在《报告》发布会上,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社会组织贷 款需求的解决,短期在于政策明晰与产品创新,通过明确非营利法人合法贷款人资格,建立社会组织专 属征信评估体系,创新适合各类社会组织的信贷产品和服务;中期需发力制度支持与能力筑基,打通社 会组织与金融系统数据库,推出多元社会组织信贷产品支持政策;长期在于发展构建适配社会组织普惠 金融生态服务系 ...
86万家社会组织贷款可及性仅8%,普惠金融支持待破局
Di Yi Cai Jing· 2025-11-06 13:26
绝大部分银行拒绝贷款给社会组织主要因为不能确认社会组织是否属于合法贷款人。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社会组织总量已达86.5万家,吸纳就业超1000万人,其日常运营、项目实施与业务 拓展亟需多元资金支持体系。 日前,《中国社会组织贷款现状、需求与银行贷款可及性评估报告》(下称《报告》)发布,《报告》 显示,尽管社会组织贷款需求广泛,但仅8%的社会组织能以机构身份获得银行贷款,绝大多数依赖法 定代表人的个人贷款、亲友借贷等方式缓解资金压力。 社会组织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通常由具有共同兴趣、 目标或信仰的个人自愿组成;基金会是以资产为基础,通过资金支持来实现特定公益目的;社会服务组 织以提供专业社会服务为核心,如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养老院等,曾称民办非企 业。 在《报告》发布会上,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社会组织贷 款需求的解决,短期在于政策明晰与产品创新,通过明确非营利法人合法贷款人资格,建立社会组织专 属征信评估体系,创新适合各类社会组织的信贷产品和服务;中期需发力制度支持与能力筑基,打通社 会组织与金融系统数据库,推出多 ...
社会组织贷款陷资格困扰 千亿普惠市场待激活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11-06 08:46
多年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已成为社会建设与民生保障领域的重要力量。 截至2024年底,全国社会组织总量已达87.18万个,吸纳就业超过1100万人,在扶贫、教育、养老、环保、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这支"民生生力军"的健康发展,正面临着资金来源单一的现实瓶颈:近日,由北京城市学院副教授周玲团队牵头完成的《社会组织贷款现状、 需求与银行贷款可及性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组织主要依赖社会捐赠与政府购买服务两大资金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郭聪聪 近年来受经济环境、捐赠意愿波动及政府拨款周期等因素影响,资金链紧张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陷入"项目启动却无钱推进"的窘境。 多位专家学者分析指出,银行贷款作为个人与机构运营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持手段,却迟迟未能真正向社会组织敞开大门,如能让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延 伸至公益服务领域,不仅可以带动社会组织的发展,也能激活普惠公益的潜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社会组织频遇融资瓶颈,贷款身份成最大"拦路虎" 这份历时两年,覆盖全国28个省市、213家社会组织的调研显示,45.54%的机构存在明确的借款需求。这些需求主要集中在三 ...
社会组织贷款陷资格困扰,千亿普惠市场待激活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11-06 08:22
专家表示,如能让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延伸至公益服务领域,不仅可以带动社会组织的发展,也能激活普惠公益的潜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 赢。 多年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已成为社会建设与民生保障领域的重要力量。 截至2024年底,全国社会组织总量已达87.18万个,吸纳就业超过1100万人,在扶贫、教育、养老、环保、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这支"民生生力军"的健康发展,正面临着资金来源单一的现实瓶颈:近日,由北京城市学院副教授周玲团队牵头完成的《社会组织贷款现状、 需求与银行贷款可及性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组织主要依赖社会捐赠与政府购买服务两大资金来源。 近年来受经济环境、捐赠意愿波动及政府拨款周期等因素影响,资金链紧张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陷入"项目启动却无钱推进"的窘境。 多位专家学者分析指出,银行贷款作为个人与机构运营发展的重要金融支持手段,却迟迟未能真正向社会组织敞开大门,如能让普惠金融的覆盖面延 伸至公益服务领域,不仅可以带动社会组织的发展,也能激活普惠公益的潜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社会组织频遇融资瓶颈,贷款身份成最大"拦路虎" 这份历时两年 ...
共探普惠金融如何赋能社会组织,我国首份社会组织贷款专项调研报告在京发布
Hua Xia Shi Bao· 2025-10-31 15:13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文梅 见习记者 李氏琼 北京报道 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而普惠金融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 2025年10月30日,《中国社会组织贷款现状、需求与银行贷款可及性评估报告》(下称《报告》)发布 暨研讨会,在北京中关村创新智库中心举办。作为我国首份聚焦社会组织借贷现状与需求的专项研究成 果,《报告》对填补"非营利主体金融可及性"的研究空白具有重要意义,为破解社会组织资金难题、推 动普惠金融高质量赋能公益事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聚焦冷门刚需:社会组织融资难题 "目前存在社会组织虽为合法法人,却被排除在信贷体系之外的问题。调查发现,45%的社会组织都存 在通过贷款来满足阶段性流动性资金不足的需求,但是很多社会组织在申请银行贷款时遭到拒绝,且原 因不清、依据不足。"《报告》牵头发起与执笔者、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学部副教授、社工务实研究 中心主任周玲解释社会组织银行贷款面临的障碍。 她进一步说明,由于多家银行对社会组织是否具备合法贷款人资格认识不清,缺乏针对性的征信评估体 系与信贷产品等,导致以组织身份获得银行贷款的比例仅占进行过贷款组织的8%, ...
多方共探普惠金融赋能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Xin Hua Cai Jing· 2025-10-31 11:31
新华财经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张斯文)数据统计显示,全国社会组织总量已达86万家,吸纳就业人数 超1000万人,其日常运营、项目实施与业务拓展亟需多元资金支持体系。但当前我国社会组织贷款可及 性不足普遍存在。30日,北京城市学院公共管理学部副教授、社工实务研究中心主任周玲牵头完成的首 份《中国社会组织贷款现状、需求与银行贷款可及性评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中 关村创新智库中心举办。 本次会议由北京城市学院新时代社会工作发展研究院、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金融社会工作专业委员 会、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中国灵山公益慈善促进会北京办公室联合主办,北京 城市学院社工实务研究中心与益宝共同承办,北京加速公益基金会提供资助。 报告发现,我国以组织身份获得银行贷款仅占进行过贷款组织的8%,绝大部分社会组织只能通过法人 个人贷款、向亲戚朋友借贷等方式满足机构阶段性资金不足和发展性资金需求。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而普惠金融的高质量发展也需要社会 组织的广泛参与。社会组织银行贷款作为一个需求广泛、问题明确、意义巨大的社会议题,关切公益慈 善与普惠金融高质量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