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形态芯片

Search documents
探索未来:全面解析2025年十大颠覆性IT技术
Sou Hu Cai Jing· 2025-06-08 01:15
2. 量子计算实用化:NISQ时代的商业突破 IBM的1121-Qubit量子处理器在药物分子模拟中实现经典计算1000倍加速,谷歌则通过量子纠错码将错误率降至0.1%。金融领域率先应用,摩根大通用量子 算法优化投资组合风险评估,误差降低47%。但量子计算机仍需接近绝对零度运行,商业化落地仍面临工程挑战。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2025年,信息技术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革新,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从边缘智能到生物融合技术,每一项突破都在重塑行业格局。 以下十大IT技术不仅代表当前最前沿的研发方向,更预示着未来十年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路径。 以GPT-5、Gemini Ultra为代表的生成式AI已突破单一文本生成,实现视频、3D模型甚至代码的跨模态创作。微软的AutoGen框架允许AI智能体自主拆解任 务,如"开发一款小游戏"可自动分配角色给设计、编程、测试模块。但伦理风险加剧,OpenAI已推出AI"行为准则"框架,试图规范AI的决策边界。 1. 生成式AI 2.0:从文本到多模态智能体 4. 边缘智能与5G-Advanced融合 5G-Advanced将时延压缩至1ms,结合边缘计算节点,使工业机器人协同响应速度达 ...
革命性的MCU,功耗暴降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07 02:08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源:内容来自 spectrum 。 通过模拟大脑的运行方式,神经形态处理器在某些应用场景下比传统技术能显著降低能耗。如今,荷 兰公司Innatera推出了号称全球首款商用的神经形态微控制器,旨在推动这一新兴技术的大规模市场 应用。 Innatera表示,其新芯片Pulsar可将延迟降低至传统处理器的百分之一,并在人工智能应用中仅消耗 其五百分之一的功耗。Innatera联合创始人兼CEO Sumeet Kumar表示:"目前大多数AI加速器都面 临性能与功耗之间的权衡,要么运行简化的AI模型以降低功耗,要么提高精度但增加能耗。而Pulsar 不需要任何妥协。" 神经形态芯片模拟大脑功能 神经形态设备在多个方面模仿大脑的工作方式。例如,传统微芯片使用固定节奏的时钟信号来协调电 路动作,而神经形态架构则常通过"脉冲"来工作,即在一定时间内接收到足够输入信号后才会产生输 出。 神经形态技术的关键应用之一,是用于实现受大脑启发的神经网络,也就是如今主流的AI系统。此 外,脉冲式神经形态设备发射脉冲的频率很低,因此传输的数据量远少于运行传统神经网络的电子系 统。因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