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
Search documents
A股:大涨前的最后砸盘,大家做好准备,不出意外,周一,股市会迎来新行情
Sou Hu Cai Jing· 2025-11-23 18:04
当前这轮下跌,从市场结构和资金行为角度看,更接近于: 在阶段性牛市框架下,高位品种的集中出货 + 指数维稳下的结构性换手。 不是典型的流动性危机式崩盘,而是: 通过"指数护住、个股先跌"的方式, 实现高位筹码向后手资金、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有序转移, 为后续一轮指数级别的反弹乃至趋势延伸,腾出"空间"和"换手基础"。 "最后砸盘"更多是盈利兑现+筹码再分配的技术动作,而不是趋势逆转的根本性信号。 二、市场表象与核心差异:指数没怎么跌,持股体验很差 1. 指数层面:被权重股"托着"走 最近一段时间,上证指数在银行、保险、白酒等权重板块的轮番拉升下,表面波动有限: 银行、保险:估值在1倍PB附近,处于"政策维稳+高股息"功能性角色; 白酒、部分消费龙头:在盈利相对稳定+情绪修复下,阶段性担当"护盘工具"。 结果是: 指数回撤不深,看上去"风险不大"; 但权重护盘掩盖了中小市值、高弹性品种的持续阴跌。 2. 个股层面:提前下跌 + 指数跌时再补刀 这次大家难受在两点: 很多个股从 9 月起就开始阴跌,尤其是高位的科技资产; 当指数这几天开始补跌时,个股并不是提前跌完,而是"继续大跌"——体验远比指数曲线惨烈。 市场结 ...
定向可转债成并购重组工具“新宠”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11-23 18:02
政策持续加码,并购重组市场又热闹了起来。 在这不断活跃的市场中,一种名为"定向可转债"的支付工具正悄然成为市场的新焦点,尤受科创企业青 睐。 业内人士认为,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引入定向可转债用于支付,能够平衡好交易双方的收益与风险,同时 优化交易结构的灵活性。而对于科创企业而言,支付环节使用定向可转债,可有效缓解企业现金流压 力、延缓控制权稀释速度,并对科技产业整合提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政策指引活跃市场 有效平衡收益与风向 定向可转债 成并购重组工具"新宠" ◎记者 严晓菲 张欣然 科创企业成应用主力 从行业分布来看,半导体等科创企业成为并购重组市场中使用定向可转债的"主力军"。 "较多选择定向可转债的企业集中在科创板、创业板的科技类企业,处于成长期的制造业企业、硬科技 企业,以及需要平稳整合标的的上市公司,尤其是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的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企 业。"华安证券投行部相关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称。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曹源源、分析师翟恬甜发布研报称,定向可转债重组规则发布后新增的6 只支付型定向可转债(含预案),其中5只来自电子行业中的半导体企业,涉及模拟芯片设计、半导体 封装、功率半导体等 ...
突发特讯!日本前首相直言不讳:面对美国,中日韩三国需共同寻求对策
Sou Hu Cai Jing· 2025-11-23 18:00
当关税大棒无差别落下,曾经的对手也可能成为盟友。日本前首相的提议,折射出东亚地缘经济格局的 深刻变革。 "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 这位以"友爱外交"著称的日本政治人物,再次提出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构想 中国面临的挑战更为多元。从新能源汽车到锂电池,从钢铁到铝制品,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覆盖面不 断扩大 鸠山由纪夫的提议看似激进,实则建立在坚实的现实基础上。中日韩三国经济互补性远超想象 2024年上半年数据显示,中日、中韩贸易额逆势增长,分别达到1800亿美元和1500亿美元。特别是在高 端制造业领域,三国已形成深度嵌套的供应链体系。 今年以来,美国对多个贸易伙伴实施了新的关税措施。东亚三国成为重点针对对象 日本汽车产业首当其冲。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测算,若美国对日本汽车加征25%关税 韩国半导体产业同样面临危机。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的高管近期频频访美,试图游说美国政府将半导 体排除在关税清单之外。半导体出口占韩国总出口额的20%以上 虽然经济层面合作需求迫切,但政治层面的障碍依然明显。日韩国内亲美势力的阻力不容小觑 东京大学教授佐桥亮指出:"日本外交决策层仍将日美同盟视为基石,任何可能削弱这一关系的提议都 会遭到强烈反 ...
沪指跌破3900点,多券商2026投资策略出炉
Sou Hu Cai Jing· 2025-11-23 17:52
11月21日早盘,三大指数一开市就懵了,沪指报3896.66点,五分钟里又回到3900点上方,但很快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掉全天不争气地往下 走;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2.45%报3834.89点,深成指跌3.41%报12538.07点,创业板指跌4.02%报2920.08点。 成交额反而放大了,整个市场成交19836亿元,较前一日多出2610亿元,说明有人在高位急着走,资金在做博弈。 | 板块里最惨的是锂电池链条,盛新锂能等多只直接跌停,有机硅概念也连带着崩,晨光新材封死跌停板。 | | --- | 存储芯片板块持续走弱,像德明利、时空科技那样干脆跌停的也不少,半导体相关的票今天被卖得很狠。 半导体和锂电池这两条主线在此前承担起带动行情的责任,如今成了被清仓的焦点,连带着相关概念股出现连续冲击跌停,场面一度紧张。 金融三驾马车——券商、银行、保险都低迷,券商板块大体上跌超3.55%,只有首创证券没跟着太惨,反而中国银行逆势涨了0.8%报6.29元, 创历史新高。 科技股那阵风先前拉过指数,现在却掉了队,英伟达的好季报没能留住场内人心,半导体板块两天接连受挫,今日更是重挫4.82%,英伟达相 关的"影子股"像新易盛 ...
吴说本周宏观指标与分析:美联储经济状况褐皮书、欧洲央行会议纪要
Sou Hu Cai Jing· 2025-11-23 16:37
本周重点事件 & 指标 11 月 24 日 11 月 25 日美国 9 月 PPI 年率(21:30)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吴说) 编译:GaryMa 吴说区块链 摘要 吴说本周宏观指标与分析:上周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 12 月利息决策或陷入胶着,英伟达财报超预期; 本周重点关注美联储公布经济状况褐皮书以及欧洲央行公布 10 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等。 上周回顾美联储 10 月会议纪要显示,官员在 12 月是否应进一步降息的问题上出现明显分歧,其中"许 多"官员认为 12 月不宜降息,"几个"官员则认为降息可能合适。Nick Timiraos 指出,纪要强化了会后逐 渐浮现的态势:目前可能已经出现一个在数量上略占优势的官员多数倾向于在 12 月维持利率不变,使 政策决定呈现高度胶着。此外,会议纪要还显示部分与会者提到金融资产估值偏高的风险,几位官员强 调,若市场对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前景出现突然重新评估,股票价格可能面临无序下跌的压力。英伟达 公布 Q3 业绩,营收与数据中心收入超预期。美国至 11 月 15 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22 万人,预期 23 万人。美国 9 月失业率 4.4%,预期 4.30%,前值 ...
最高速率8000Mbps!长鑫存储首推DDR5高端新品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11-23 16:21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11月23日,长鑫存储在IC China 2025(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上正式发布 其最新DDR5产品系列:最高速率达8000Mbps,最高颗粒容量24Gb,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了解,长鑫存储最新8000 Mbps DDR5芯片,较6400Mbps产品速率提升25%。当前市场基准中,6400 Mbps代表服务器与高端PC的主流性能层级,而8000 Mbps则已迈入国际顶级性能梯队。 在内存容量上,长鑫存储在标准16Gb颗粒以外,重点推出24Gb大容量颗粒,对于大规模数据中心具有 显著优势,能在不占用额外物理插槽的前提下,显著提升系统的模型加载能力与多任务处理效率,满足 数据中心快速扩容的刚需。 长鑫存储还展示了最新DDR5系列产品以及最高速率10667 Mbps、最高颗粒容量16Gb的最新LPDDR5X 移动端内存。 另外,长鑫存储依托先进的颗粒,推出了完整的模组产品矩阵,本次展出的七大模组实现从云到边缘端 的全场景涵盖:覆盖数据中心和企业级服务器的RDIMM、MRDIMM、TFF MRDIMM,适配主流台式 机与PC的UDIMM,满足笔记本电脑和紧凑型设备的 SODIMM,以及 ...
A股市场大跌原因找到了,高盛给出九大理由,历史大底信号再次闪现?
Sou Hu Cai Jing· 2025-11-23 16:19
2025年11月21日,A股市场迎来了年内最惨烈的一次下跌。 上证指数暴跌2.45%,失守3900点关口,深成指重挫3.41%,创业板指更是大跌4.02%。 全市场超过5000只个股下跌,上涨公司仅300余家,跌幅超过3%的个股接近2500家,成交量放大至1.78万亿元,创下自4月7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记录。 这场暴跌并非孤立事件,隔夜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大跌2.15%,英伟达业绩超预期却收盘下跌3.1%,全球科技股集体承压。 华尔街投行高盛在暴跌后火速发布报告,列出九大理由解释此次资本市场风暴,并指出一个关键历史规律:类似规模的恐慌在2020年4月7日和2025年4月7日 均发生过,而这两次事后均被证实是历史性大底。 创业板指成分股中,科技类个股平均跌幅达7.5%,宁德时代、中芯国际、工业富联三只权重股合计贡献了创业板指35%的跌幅。 科创50指数下跌2.97%,半导体、锂电池、AI应用等板块成为重灾区,多只相关ETF跌幅超过7%。 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出645.1亿元,创3个月以来峰值。 半导体板块净流出112.8亿元,电力设备净流出98.5亿元,电子元件净流出89.2亿元,前四大净流出板块全部集中 ...
事关A股!重磅调整,即将生效!
Sou Hu Cai Jing· 2025-11-23 15:45
重点关注 MSCI中国指数调整将生效 全球知名指数公司MSCI此前宣布了2025年11月份指数审核结果,此次调整将于11月24日收盘后正式生 效。 本次调整中,MSCI中国指数新纳入26只中国股票,剔除20只,具体变动标的如下: MSCI中国指数被嵌套进MSCI新兴市场指数,因此股票进入MSCI中国指数,便意味着进入了MSCI全球 标准指数系列,从而获得被动资金跟踪。随着MSCI多个指数成份股调整,相关的指数基金也将随之调 仓,新纳入的企业将得到更多的资金配置;而被剔除的企业将会被相关指数基金被动卖出。资金流向 上,根据指数调整的历史经验来看,被动型资金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对于指数的追踪误差,通常会选在最 后一天调仓,因此往往也会看到权重变动较大的个股成交"异常"放大,特别是在尾盘。 "中国版英伟达"将迎申购 有"中国版英伟达"之称的摩尔线程将于周一申购。摩尔线程是国产GPU龙头,上市后将成为"国产GPU 第一股"。摩尔线程的发行价为114.28元/股,是今年以来发行价最高的新股,中一签需缴款57140元。摩 尔线程的网上发行申购上限为11000股,顶格申购需配沪市市值11万元。 招股书显示,摩尔线程主要从事GP ...
黄仁勋硬刚AI泡沫论!英伟达570亿营收暴击,GPU断货潮席卷全球
Sou Hu Cai Jing· 2025-11-23 15:21
可Q3财报一出炉,所有质疑全被推翻,单季营收570亿美元,数据中心狂赚512亿,同比暴涨66%,Blackwell芯片卖断 货,下季度还预告赚650亿。 黄仁勋说"AI不是泡沫",这份底气从哪来?算力狂潮到底是真革命还是假狂欢? 家人们,AI泡沫论刚热,英伟达就用570亿营收硬核回应!前段时间全球资本市场都在传"AI虚火要灭",英伟达股价5天 跌了7%,做空者跃跃欲试。 市场撕裂 近三周全球股市震荡不断,英伟达的股价波动让投资者捏了把汗,财报公布前五个交易日,这家科技巨头市值蒸发数百 亿美元,单日最大跌幅超3%,"AI投资见顶"的焦虑在市场蔓延。 当下多数AI应用公司确实处境尴尬,估值被炒得离谱,实际营收却跟不上,大家担心"投资打水漂"也不是没道理。 前言: 但英伟达偏偏走出了独立行情,这份Q3财报堪称"史上最强",总营收冲到570亿美元,比上季度增长22%,和去年同期 比更是飙升62%。 核心的AI数据中心业务更亮眼,营收512亿美元,环比涨25%,同比大涨66%,远超市场预期。 | 指标 (单位: 美元) | 华尔街预期 (Consensus) | 实际公布结果 (Actual) | 同比增 | | -- ...
不管你现在是空仓还是满仓,明天(周一)开盘前请务必听我一句!!
Sou Hu Cai Jing· 2025-11-23 14:51
Group 1 - A-shares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decline this week, particularly on Friday, due to global market panic triggered by a sharp drop in US stocks, especially the Nasdaq index, leading to a sell-off in risk assets worldwide [1][3] - The release of better-than-expected US non-farm payroll data for September has cooled expectations for a Federal Reserve rate cut in December, with the probability dropping below 40%, creating uncertainty in the global liquidity environment and putting pressure on growth sector valuations [1][3] - Concerns over the sustainability of AI profitability persist despite Nvidia's strong earnings report, leading to profit-taking in high-valuation tech stocks and impacting A-shares in related technology growth sectors [3] - Since July, A-shares have shown a low-volatility upward trend, with some sectors experiencing significant gains and noticeable valuation divergence, leading to natural technical adjustment demands [3] - The cumulative turnover rate in the market has reached 120% since the upward trend began, with margin financing balances climbing to 2.5 trillion yuan, a ten-year high, indicating that high-leverage funds can exacerbate market volatility during downturns [3] - The market is currently in a "policy and performance vacuum," lacking new catalysts after the third-quarter reports, leading to cautious risk preferences among investors and some funds opting for phased reallocation or profit-taking, which affects market liquidity [3] - As the year-end approaches,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re adjusting positions and planning for next year, with funds previously in the leading technology sector shifting towards lower-valued dividend assets, further impacting market liquidity and volatility [3] Group 2 - Despite the significant drop on Friday, there are many positive signals over the weekend indicating a stabilizing market, suggesting that the recent decline may not mark the end of the current market cycle but rather a phase of difficulty and profit-taking [4] - Short-term indicators show that the index has moved away from the 4000-point range, with weekly MACD indicators entering a bearish phase, suggesting further fluctuations ahead, although continuous positive news may help stabilize the market [4] - Long-term outlook remains bullish, with a firm belief in continued upward trends in the market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