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
icon
Search documents
包钢稀土钢锻造大国重器筋骨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6-14 12:34
转自:草原云 "包钢集团圆满完成包银高铁项目所有用轨的供应工作,我们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6月14日,包钢 集团包钢股份营销中心重轨条钢销售部客户经理于宝,谈起刚刚完成的包银高铁内蒙古段铺轨工程感到 很欣慰。 一周前,随着最后一组500米长钢轨精准落位,包银高铁内蒙古段铺轨工程圆满完成。作为全球最大的 钢轨生产企业,包钢集团全程供应了9.8万吨百米高速钢轨(U71Mn高速轨)。 "2025年截至目前,钢 轨的合同量依然饱满。这体现了市场对包钢稀土钢轨品质的高度认可。"于宝表示。 据了解,包钢集团凭借稀土钢技术,已形成覆盖高速铁路、重载铁路、高寒铁路、城市轨道等全系列特 色铁路用钢产品,在我国"西煤东运"能源干线、新疆和若铁路、西安至十堰高铁等重大项目中持续筑牢 钢铁根基,不负"重"托。 包银高铁内蒙古段铺设的是来自包钢集团的高速稀土钢轨。(资料图) 包钢股份 稀土钢板材成品库。(资料图) 依托世界级白云鄂博矿的稀土资源优势,包钢集团深入实施"稀土+"战略,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 牌"上持续发力,充分发挥稀土元素在改善钢材性能方面的独特作用,建立了完善的稀土钢研发体系。 目前,已形成5大产品系列、66个品种 ...
应用领域扩大,内蒙古稀土正以“超能力”重塑现代工业!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6-03 09:28
转自:草原云 6月3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国资委获悉:北方稀土集团最近将稀土应用领域再次扩大,即利用储备丰 沛的镧铈元素,自主研发出应用于PVC碳晶板生产的稀土热稳定剂。稳定剂投入市场后广受好评,目前 已累计销售超百吨。 据悉,我们日常使用的新型门板、柜体、背景墙等许多装饰装潢类消费品中,都可以用到碳晶板。碳晶 板无甲醛、无污染,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防火性,面世以来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已成为当前应用非常广 泛的产品。碳晶板生产需要经过高温挤压,这一过程必须添加热稳定剂,以前主要以铅盐稳定剂为主, 但其环保性能差且加工过程中常有杂质析出,直接影响碳晶板产品质量。根据碳晶板生产工艺特点及要 求,北方稀土集团瑞泓公司着手研发碳晶板面层及芯层加工用稀土热稳定剂。"从研发到小试、中试, 再到工业化生产,新产品推向市场仅用了一个月时间,稀土热稳定剂稳定性能好、绿色环保、性价比 高,在下游加工中可精准匹配生产工艺条件,且在后续加工中没有析出反应,受到市场青睐,产品订单 稳步增加。"北方稀土集团瑞泓公司研发(质检)生产部副部长葛瑞祥说。 从装备制造用品材料到医疗用品材料,从永磁材料到航空航天材料……近年来,内蒙古稀土正以其高磁 ...
使体感温度直降5摄氏度 稀土面料织就“清凉铠甲”
Ke Ji Ri Bao· 2025-05-19 23:43
在内蒙古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以下简称"稀土院天津分院")纺织材料研发中心生产车间里,智能 化纺纱设备正开足马力运转,身着工装的技术人员穿梭于纺丝机与检测仪之间,电子屏实时跳动着纤维 直径、孔隙率等关键参数。他们正在加紧赶制的是首批10万米具有"随身空调"功能的稀贝丝冰爽降温防 护面料。这些融合稀土黑科技的新型面料被制成工装后,即将为内蒙古包钢集团奋战在高温一线的劳动 者送去今夏的第一缕清凉。 一件看似普通的T恤背后,是科研人员对稀土功能材料应用的创新性突破。稀土院天津分院联合天津纺 科研发的"稀土红外反射中空隔热聚酰胺纤维",通过独创的"反射隔热+透射散热"双效制冷机制,成功 将尖端航天热控技术引入民用纺织领域。该成果日前斩获中纺院2024年度"十佳科技成果"。其核心在于 创新构建稀土元素配比模型,使纤维在400—2500纳米波段反射90%以上太阳辐射热,同时在8—13微米 的大气窗口实现93%的红外透过率,形成持续主动降温效应。 第三方产品检测数据显示,应用该技术的面料可使体感温度降低3—5摄氏度,凉感持久性超越国标2 倍,经50次水洗仍保持性能稳定。"传统凉感面料就像在布料表面刷防晒霜,我们的技术则是 ...
“稀土+农业”开辟稀土应用新路径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4-12 19:01
转自:内蒙古日报 据了解,包钢集团在"稀土+农业"领域素有深耕,多年前稀土肥料应用于烟台苹果的培育,收到良好效 果; 依靠包钢稀土农业课题支撑,包头市全巴图村盐碱地土壤得以改良,当年每亩收获水稻约400斤; 包头市打圪坝村草莓种植颇有名气,正是有了稀土肥料的加持,草莓又大又红又甜。此次,包头稀土研 究院天津分院的实践让"稀土+农业"的重大作用又一次得到证明。 李璐表示,未来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将深化技术攻关,让稀土肥料成为助力农民增产增收的"科技 新肥",推动稀土与生态农业深度融合,书写我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稀土篇章"。 本报包头4月12日电 (记者 蔡冬梅)4月10日,在天津宁河区苗庄镇小捷道沽村的大田里一片繁忙景 象。频频深入田间的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技术人员观察到,施用了稀土肥料的西红柿幼苗叶片舒 展、色泽浓绿,与普通肥料养殖的作物相比,株高平均增加10%,展现出强劲的生命活力。包头稀土研 究院天津分院与合作企业共同申请开发的65亩稀土肥料试验田迎来新气象。 据包头稀土研究院天津分院常务副院长李璐介绍,他们通过长期研究发现,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生理调 节机制,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发育,可提高种子发芽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