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童年富裕症
icon
Search documents
第一代被富养长大的独生子女,以及他们回不去的童年
Hu Xiu· 2025-07-07 09:24
2000年代初,出国旅游还是一项让人仰望的消费。但那会儿还在上中学的Mike,已经去过秘鲁马丘比 丘,一个现在想要抵达,仍然十分麻烦的旅游胜地。35岁的他想起这件事,还是掩盖不住骄傲。 Mike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拥有物质充裕的童年,成长于经济腾飞时期,未来几十年,家庭收获的 时代红利,都将倾注在他身上。 他在每个人生节点,也都会拥有自我选择的权利,但渐渐地,Mike发现对长大后美好生活的想象,早 已变得遥不可及。 富养长大的独生子女 5岁时,Mike父母下海,在南方开了家服装代工厂。由于订单充足,生产服装利润极高,不到五六年时 间就积累了不少资本。 像所有中国家庭一样,他们很关注教育,带着Mike转了三次学校、换成重点班,找当地名师进行"一对 一补课",全力托举他在学业上"往上爬"。 Mike在高考中发挥超常考上了985名校,按照兴趣选择了历史专业。"那时候觉得将来到处玩玩看看, 这样活着才有意思。" 进入大学后,Mike才逐渐意识到父母的付出成本,"光是中学时期的补课费、出国旅行费,加起来差不 多花了200万"。 今年37岁的方子是家中的独生女,自小生活在父母用财富搭建起的舒适围城里。 他们把方子当作掌 ...
清华顶级资源养出废柴二代:有多少父母败给了“饿鼠效应”?
洞见· 2025-07-05 11:04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 延伸阅读。 爱需要节制,养育也需要适度。 最近刷到一个视频,感触颇深。 博主 @好运小刘 ,讲她那天才公公与废柴老公。 她公公曾是清华副教授,主持过重点科研项目,后来经商、开公司、拼上市,积累了丰厚的财富。 可谁能想到,这位在商界驰骋的清华前教授,在教育上却栽了跟头。 他为孩子精心规划了清华线路:清华幼儿园、清华附小、清华附中。请的辅导老师,更是清华教授。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亚楠朗读音频 最后,她公公无奈断了他的所有卡。 结果,他外卖就买最便宜的,游戏不能充值就玩单机,就是不出门,不工作。 都说大号废了练小号。 但是小叔子却还是走上了老路:对学习毫无兴趣,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他也投入了大量金钱:为孩子报网球、冰球、马术各兴趣班,送孩子就读年费30多万的国际学校,大学则送国外留学。 然而,面对铺好的路,她老公却连抬脚的力气都没有。 一回国,她老公就开启躺平模式:刷老爹的信用卡,点外卖,打游戏,不工作,也不做事。 为了逼他上进,她 ...
中产家庭,养娃陷阱
投资界· 2025-05-04 04:03
谷雨星球 . 以下文章来源于谷雨星球 ,作者玉莹 一群相信教育可以更多元的理想主义者,和我们一起重新想象国际教育。 过早的巅峰体验。 作者 | 玉莹 来源 | 谷雨星球 (ID:guyujihua2021) 最近有一个词多次刷屏朋友圈:「童年富裕症」。 简单来说,说的是很多孩子的物质生活充裕,却出现情感空虚、缺乏自驱力,抗挫力也 差。 事实上,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08年的社会学研究中,英文「Affl u e n z a」,被认为是一 种像流感一样有传染性、痛苦的疾病,更是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经济状况如此优越的孩子,为什么没有变得更幸福?更有后劲? 哈佛毕业的心理学博士布莱斯·格罗斯伯格(Bl yt he Gr oss b e rg)写的畅销书《我在上东 区做家教》,通过对一群纽约上东区孩子的观察,给出了一个犀利的答案:"这些从小上 着昂贵学校,父母、机构、老师都围着他们转的小孩太容易获得了人生巅峰体验,有着 太多选择,反倒导致他们早早对周围的一切失去了兴趣,陷入无意义感。" 讽刺又心酸的是,这种现象蔓延至越来越多的中产家庭,心甘情愿陷入了富养小孩的陷 阱里。 过早的「巅峰体验」 一个从小被「富养」长大的小 ...
中产娃“跌落”的关键:童年富裕症
虎嗅APP· 2025-04-28 09:55
以下文章来源于谷雨星球 ,作者玉莹 事实上,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08年的社会学研究中,英文"Affluenza",被认为是一种像流感一样有传染性、痛苦的疾病,更是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 题: 经济状况如此优越的孩子,为什么没有变得更幸福?更有后劲? 哈佛毕业的心理学博士布莱斯·格罗斯伯格 (Blythe Grossberg) 写的畅销书《我在上东区做家教》,通过对一群纽约上东区孩子的观察,给出了一个 犀利的答案: 谷雨星球 . 一群相信教育可以更多元的理想主义者,和我们一起重新想象国际教育。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谷雨星球 ,作者:玉莹,题图来自:《白莲花度假村》 最近有一个词多次刷屏朋友圈:"童年富裕症"。 简单来说,说的是很多孩子的物质生活充裕,却出现情感空虚、缺乏自驱力,抗挫力也差。 这些从小上着昂贵学校,父母、机构、老师都围着他们转的小孩太容易获得了人生巅峰体验,有着太多选择,反倒导致他们早早对周围的一切失去了 兴趣,陷入无意义感。 讽刺又心酸的是,这种现象蔓延至越来越多的中产家庭,心甘情愿陷入了富养小孩的陷阱里。 ■热播的《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里,塑造了一个看起来对世界充满同情的名校女孩,深陷无意义感, ...
中产娃“跌落”的关键:童年富裕症
Hu Xiu· 2025-04-27 14:05
大家好,我是玉莹。 这些从小上着昂贵学校,父母、机构、老师都围着他们转的小孩太容易获得了人生巅峰体验,有着太多选择,反倒导致他们早早对周围的一切 失去了兴趣,陷入无意义感。 讽刺又心酸的是,这种现象蔓延至越来越多的中产家庭,心甘情愿陷入了富养小孩的陷阱里。 ■热播的《白莲花度假村》第三季里,塑造了一个看起来对世界充满同情的名校女孩,深陷无意义感,去了泰国寺庙过间隔年,却一晚上都没有挺过来: 他们吃的东西竟然不是有机的,虽然愧疚但是我就是有公主病,狠狠讽刺了一把。 过早的"巅峰体验" 最近有一个词多次刷屏朋友圈:"童年富裕症"。 简单来说,说的是很多孩子的物质生活充裕,却出现情感空虚、缺乏自驱力,抗挫力也差。 事实上,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08年的社会学研究中,英文"Affluenza",被认为是一种像流感一样有传染性、痛苦的疾病,更是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经济状况如此优越的孩子,为什么没有变得更幸福?更有后劲? 哈佛毕业的心理学博士布莱斯·格罗斯伯格(Blythe Grossberg)写的畅销书《我在上东区做家教》,通过对一群纽约上东区孩子的观察,给出了一个犀利 的答案: 一个从小被"富养"长大的小孩长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