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系统融合与消纳
icon
Search documents
标普分析师胡丹:光伏从成本与规模,转向系统与消纳
会上标普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光伏首席分析师胡丹分享了她对全球光伏产业当前发展形势与思考。 胡丹谈到,未来的机遇,将属于那些兼具技术、系统、全球化综合能力的企业,既能深耕技术创新,又 能实现多能互补与智能协同,还能灵活应对不同市场的政策与本地化要求。 更加注重系统融合与消纳能力 (原标题:标普分析师胡丹:光伏从成本与规模,转向系统与消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林典驰 成都报道 2025年,光伏行业阶段性调整,反映出供需失衡与竞争无序。但必须看到,全球能源转型的底层需求并 未减弱,反而在气候目标与能源安全双重驱动下愈发迫切。 11月19日,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暨21世纪·新能新质绿色能源发展论坛在成都举 办。 "这促使行业从过去重规模、重成本的发展模式,转向更加注重系统融合与消纳能力的新阶段。"胡丹 称,未来的重点,不再是单纯追求装机量,而是如何实现从发端到用端的高效协同,提升新能源在整体 能源系统中的渗透率与可靠性。 在此背景下,储能的作用愈发关键。"光储不分家"已成为行业共识。储能作为灵活性资源,能够有效平 抑光伏出力波动,提升电网接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尤其在光伏渗透率不断提升的今天, ...
标普分析师胡丹:光伏从成本与规模 转向系统与消纳
2025年,光伏行业阶段性调整,反映出供需失衡与竞争无序。但必须看到,全球能源转型的底层需求并 未减弱,反而在气候目标与能源安全双重驱动下愈发迫切。 11月19日,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暨21世纪·新能新质绿色能源发展论坛在成都举 办。 会上标普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光伏首席分析师胡丹分享了她对全球光伏产业当前发展形势与思考。 胡丹谈到,未来的机遇,将属于那些兼具技术、系统、全球化综合能力的企业,既能深耕技术创新,又 能实现多能互补与智能协同,还能灵活应对不同市场的政策与本地化要求。 更加注重系统融合与消纳能力 在中国,新能源已从过去的"辅助性电源"逐步转变为"主力电源",这是能源结构深刻变革的重要标志。 与此同时,工业、交通和建筑等领域的深度脱碳,也高度依赖电气化。发展新能源不仅是技术选择,更 是实现全球气候目标的战略必需。 从投资角度看,根据标普全球在2025年初发布的预测,未来5至10年,新能源技术仍将是全球能源资产 投资的核心领域,并已在2025年首次超越上游油气、输配电及传统石化能源建设的投资规模。其中,光 伏、风电与储能占据新能源投资的绝大部分份额。 胡丹谈到,尤为值得注意的是,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