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

Search documents
听!红旗渠畔传来的崇德向善强音——2025年首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侧记
He Nan Ri Bao· 2025-06-24 23:45
6月24日,2025年首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安阳市红旗渠 纪念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齐聚一堂,共享荣光。 发布仪式现场,大屏幕上"中国好人榜"五个大字遒劲有力,温暖耀眼。舞台前方,"红旗渠精神是我们 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横幅熠熠生辉,不仅昭示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 神的伟大,更展现出好人精神与红旗渠精神的高度契合:心中有股向上力量,要为时代多作贡献。 发布仪式在2025年首次"中国好人榜"榜单短片中拉开帷幕。152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 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身边好人名单一一呈现。 上榜人物中,有扶危济困,坚守公益之路20载的爱心驾驶员关立平;有路遇车辆侧翻起火,果断出手挽 救两人生命的好男儿陈潮;有守望乡土践诺言,呵护诗意童心的女教师董艳……这些闪耀着道德光辉的 榜样,是千千万万身边好人的代表。 红旗渠畔,山川毓秀;好人齐聚,精神闪耀。 用一份责任心,他把哥哥一路背进大学校园—— 出生于2006年的曹楚文是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龙山镇湴镇村人。2008年,一场高烧让曹楚文的哥哥曹海 均身患残疾。从此,曹楚文承担 ...
红旗渠:跨越一甲子的“重逢”
He Nan Ri Bao· 2025-04-30 23:44
春深时节,郑州一处安静的小院里,91岁的魏德忠老人用布满沟壑的手掌抚过一张张照片,讲述着60多年前 那些动人心魄的往事。 1960年春节刚过,河南日报年轻的摄影记者魏德忠到林县(今林州市)采访。当他背着相机攀上太行山崖 时,看见一排20岁出头的后生只系着一根草绳在绝壁上打炮眼。 "这不就是愚公移山吗,这不就是大禹治水吗?我一下子呆住了。"红旗渠修了十度春秋,魏德忠也拍了十度 风雨,用镜头表达对红旗渠建设者的敬意。 此刻,200多公里外的林州红旗渠纪念馆,全息投影将魏德忠拍摄的《凌空除险》投射成3米高的立体影像, 观众仰头看着凿渠人在绝壁上荡秋千般的身影,发出阵阵惊呼。纪念馆展墙上,魏德忠等记录者们的400余帧 老照片如时空隧道,将观众瞬间带回那个"一锤一钎一双手"的年代。这些照片镌刻着太行山崖的凿痕,更定 格了一个民族战天斗地的精神图谱。 今年是红旗渠总干渠通水60周年。山河为证,初心如磐,红旗渠精神正以全新的姿态跨越时空,完成一场震 撼人心的"重逢"。 "红旗渠是一锹锹挖出来的,咱们的变化也是一天天干出来的。" 魏德忠曾说过,红旗渠是在一个不可能的时间、不可能的地方修建的不可思议的工程。 把"不可能"化为" ...
唱响红旗渠精神的劳动赞歌
Ren Min Ri Bao· 2025-04-30 22:01
3月25日在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青年洞附近拍摄的红旗渠 总干渠。 新华社记者 郝 源摄 202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恰逢红旗渠迎来总干渠通水60周年。 光阴流转,赞歌嘹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时代 不同,使命任务发生变化,但艰苦奋斗、团结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永远不会变。" 今天,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以奋斗谱写时代新篇。 劳动改变命运—— "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当年的林县,现在的林州,位于太行山腹地。 红旗渠纪念馆内,一个被取水绳磨出条条深沟的大井盖,诉说着林县人吃水的艰难。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县550个行政村中有307个村人畜吃水困难。为了生存,林县人不得不翻山越岭,远 道取水。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县里发出引漳入林动员令,人们奔走相告,摩拳擦掌,决心书、请战书像 雪片一样飞向指挥部。 60多年前,河南林县10万名劳动者不畏艰险、斗志昂扬,靠双手和苦干在太行山悬崖峭壁间凿出一 条"人工天河",创造了劈山引漳 ...
“红旗渠精神代代传”青春思政课在安阳举行 以青春之名赓续红旗渠精神
He Nan Ri Bao· 2025-04-28 23:37
河南红旗渠干部学院青年讲师李媛和红领巾讲解员牛思文都是"渠四代",他们带着满腔热忱讲述了当年 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事迹,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 红旗渠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4月27日,在河南红旗渠干部学 院,由团省委主办,安阳市委宣传部、团安阳市委等承办的"红旗渠精神代代传"青春思政课在《定叫山 河换新装》的激扬旋律中拉开帷幕。 今年4月5日,红旗渠迎来总干渠通水60周年。本次青春思政课以"引水""泉涌""活水""争先"为主线,通 过故事讲述、情景演绎、理论辨析等形式带领青少年感悟红旗渠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增强全省 青少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红旗渠60年了,依然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护渠人,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生命渠, 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红旗渠灌区服务中心合涧管理所所长张学义为 学员们讲述了自家三代人与红旗渠的故事。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林州人,从小听着红旗渠的故事长大。在与当年修渠老英雄的交流中,深深地被 红旗渠工程技术设计师吴祖太的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