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节水技术
icon
Search documents
水利工程如何延长使用寿命 —河南郏县恒压灌区调查
Jing Ji Ri Bao· 2025-06-30 22:10
为保障农业丰产丰收,水利是命脉。河南作为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以水利工程为骨架,通过实施一系 列工程,逐渐从"引水难、用水慢"走向"水源足、灌溉畅"。其中,河南省郏县恒压喷灌工程作为一个试 验工程,超期服役26年,仍在健康运行并发挥着巨大效益。当地是如何实现水利工程的"不老"传奇? 我国水利工程目前在规模扩张和技术创新上成果显著,但仍需解决设施老化、管理薄弱及生态协调等深 层次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河南省郏县的恒压喷灌工程,目前已超期服役26年,仍在稳健运行。这 一工程设计使用年限15年,据不完全统计,已累计灌溉面积达160万亩,共节水4000万立方米、增产粮 食9000万斤,综合经济效益达4.2亿元,是工程初期投资的270多倍。 "一个试验工程运行这么多年,不但没有荒废,还在健康发展,在全国实属罕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 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山仑实地调研考察后说。郏县恒压喷灌工程如何摆脱"荒废"的宿 命,变得越来越有生机和活力?近日,经济日报记者来到郏县恒压灌区,察水源、看泵站、问管理、访 农户,开展深入调查。 5月12日,郏县恒压灌区孔湾泵站,4台大功率水泵火力全开,正向高处一个落差达68米 ...
长三角“搭桥”节水技术与场景市场 助供需双向奔赴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0 15:48
中新网义乌6月10日电(鲍梦妮)6月10日,长三角节水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会议在浙江义乌举办,此 次会议以"水效赋能、绿色发展"为主题,集聚节水市场要素和节水创新动能,协同推进长三角地区节水 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拉近供需距离,助力技术找场景、产品拓市场,当日120余家节水技术、产品供应企业携智慧计量、 智能防漏阀、数字节能泵、城镇供水管网卫星探漏、节水智慧诊断等一批新技术(产品)参会,与来自水 务企业、高校、建筑、餐饮、生态环境等行业协会的需求方代表深入沟通交流。 以义乌为例,作为一个水资源较为紧缺的城市,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水资源 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之一。自2021年起,该市持续深化工业节水"水效论英雄"改 革,通过水效排名倒逼企业提升节水效率。改革后,义乌2023年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11.3立方 米,用水效率提升56%。 "希望各地能以本次案例征集为契机,巩固发扬入选优秀案例的先进做法,及时总结提炼节水创新实践 成熟经验,以点带面推动长三角区域节水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新进展。"作为案例发布人,水利部太 湖流域管理局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处处长陈红表示。(完) ...
科技“组合拳”追“丰”正当时 多措并举打赢“三夏”关键仗
Yang Shi Wang· 2025-05-22 06:31
央视网消息:进入小满节气,西南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黄淮海麦区已经陆续进入收获期。初步预计,今年新季夏粮收购量将达2000亿 斤左右,其中冬小麦收购量将达1700亿斤。四川省是西南麦区的核心区域,目前,四川925万亩小麦已收获70%,预计将在5月底之前完成夏收 任务,并同步启动土地的平整、旋耕、蓄水等工作,为6月芒种时节的水稻插秧作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当前,全国小麦机械化收获重心也已 向黄淮海麦区转移。 河北高阳:小麦灌浆期滴灌喷防作业忙 小满时节,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进入灌浆阶段,籽粒日渐饱满。眼下,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的近29万亩小麦正值灌浆期,这个阶段是小 麦养根护叶的重要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预防"干热风"以及防治病虫害,当地对小麦展开浇灌及"一喷三防"作业。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西南、江淮等地小麦已经开镰收获,再过一周左右,我国夏粮主产区也将迎来大规模机收,"三夏"生产陆续 展开。那么"三夏"具体包含哪些内容,通过一条短片来了解一下。 "三夏"是指夏收、夏种和夏管,集中在每年的5月中旬至6月。夏收粮油作物主要是上年秋冬季播种的冬小麦和冬油菜。冬小麦是重要的口 粮,油菜籽是国内第一大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