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精神

Search documents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马登云:在担架上指挥战斗
Xin Hua She· 2025-07-12 11:59
马登云1906年出生于今青海省民和县古鄯镇。他自幼学习刻苦,青年时工于书法,长大后心怀报国理想 弃笔从戎,先后毕业于庐山军官训练团和步兵学校校官班。 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烈士陵园,前来瞻仰的市民宋女士通过历史图片和文字介绍,看到 民和籍抗日英烈马登云的事迹后,触动很深:"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拼死守 护,这是家乡的骄傲,也是历史的丰碑。"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马登云奔驰战场,随部参加江西修水、湖北通城等战役,以勇敢善战而著称。 1938年5月,日军计划沿长江而上企图攻占武汉。马登云作为营长奉命率部参加防守马当要塞。 将勇兵必坚。战士们在他的指挥下精神大振,在突破敌军中线阵地后,进而收复侯家冲、黎家坪等日军 据点。紧接着,马登云又指挥部队强渡浏阳河,攻克榔梨市,次日乘胜追击又克高桥。日军在飞机掩护 下,仓皇撤退。他率部跟踪追击,直至捞刀河以北。战后,军部为马登云记大功一次。此次长沙会战, 马登云率部以坚强的毅力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同敌人战斗,战果显著。 1944年,日军袭破长沙后,进攻衡阳。8月,马登云率部由衡阳向东安转移途中,得知新宁友军被困, 奉令率部驰援解围。后行至白沙附近,遭日 ...
听见怦怦作响的心跳(重读抗战家书)
Ren Min Ri Bao· 2025-06-17 22:10
我对唐代女诗人陈玉兰的《寄外征衣》印象极深,因为她写的不仅是一首七绝,更是一封言简意赅的家 书。"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如果说陈玉兰写的是妻 子对戍守边关丈夫的思念,那么抗联三路军政委冯仲云写给妻子的家书,则是丈夫对爱情的忠诚。冯仲 云给妻子薛雯写信之时,两人已暌隔12年,白山黑水中出生入死的冯将军根本无法与家人联系,直到抗 战胜利,才发出这封迟来的家书。"只要雯没有违反往日的志愿,没有对不起祖国和组织,那么还是我 的妻,我是这样地等待了十二年,我坚信我对雯的忠诚是能得到结果的。" 在重读这封"家书"时,我想到了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中许英烈士写给妈妈的家书,信中写道:"为着母 亲的幸福,为着全人类的自由解放我情愿以死杀敌,我的光荣正是母亲的光荣、全家的光荣。"与指挥 千军万马的张自忠将军不同,许英只是个部队基层干部,但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为了正义事业 不惜赴死的英雄境界却是相同的。我们应该向这些英雄致敬,他们不仅留下了捐躯赴国难的英雄壮举, 还留下了这些宝贵的家书,而家书是对历史的另一种书写,它呈现的真实情感和情景再现,更能打动读 者,影响后人。 时光照进新时代 ...
“山河映忠魂”讲解员大赛讲活内蒙古红色史诗
Nei Meng Gu Ri Bao· 2025-05-29 05:19
本次大赛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全区英烈讲解员队伍能力水平,讲好内蒙古英烈故事,做 好全国英烈讲解员大赛选手选拔推荐工作,持续营造全社会厚植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烈属的浓厚氛围,让红色文化成为推动 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力量。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14名,6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赛后,部分优秀讲解员将代表内蒙古参加全国英烈 讲解员大赛。(记者 于欣莉) 责编:何洌、田亦农 5月21日,由内蒙古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主办的"山河映忠魂"全区英烈讲解员大赛圆满落幕,20位来自全区各盟市的讲解员以赤诚之声,让英雄往事在 新时代激荡回响。 据悉,此次比赛既是对英烈精神的深情致敬,更是一堂震撼人心的全民爱国主义教育课。从烈士纪念设施专职讲解员到退役军人工作者,从青涩的在校学 生到深耕红色文化的志愿者,不同身份的讲述者怀揣着共同的信念,经过前期推荐、视频初选等环节,最终登上决赛舞台。 在决赛现场,革命文物化作"时光钥匙",泛黄书信、锈迹斑斑的勋章在聚光灯下无声诉说;历史影像成为"穿越通 ...
可听、可看、可感 雨花退休老干部有了“专属记忆库”
Nan Jing Ri Bao· 2025-05-14 23:57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南京市雨花台区始终重视发挥退休老干部的独特优势,持续挖掘这座 蕴含着闪光精神的"红色富矿"。 "2013年,'两桥'地区启动建设,要攻坚前期手续办理、拆迁和融资三大重点工作,最开始也最重要的 环节就是融资。"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赵明顺回忆道,"经过多方协调,克服重重困难,'两 桥'建设融资第一年就到账50亿元。" 从农业到商业,从医疗到科技,雨花台区的发展历程在退休老干部们的倾情讲述中得以系统、全面地梳 理。 "这些口述历史不仅是个人的记忆,更是践行'两高一大'雨花英烈精神的生动体现。"雨花台区档案馆相 关负责人表示,老干部们是雨花台区建设发展的亲历者与奠基人,他们丰富的奋斗经历,是诠释雨花台 区"强富美高"波澜壮阔实景的最佳注脚。 据悉,共有28位退休老干部参与了此次口述历史采集活动。一个个鲜活、生动、真实的人物经历,通过 近900分钟视频、332张照片以及超10万字的文字实录,转化为了"可听、可看、可感"的专题档案库。每 一个视频、每一行文字、每一张照片,犹如种子的初心,永远扎根在雨花台区丰沃的泥土里,辉映在每 个人的记忆里。(陆蕾) 中共雨花台区委老干部局、雨花台区 ...
牺牲75年后,上海公安唯一没有肖像的烈士样貌复原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5-14 00:57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在上海公安博物馆的英烈馆,庄严地展陈着自1949年5月以来,上海公安战线牺牲的82名英烈的英勇事 迹和部分遗物。曾经,那面英烈墙上有一处特殊的空白——王友德烈士的名字赫然在目,却没有相片, 只有寥寥几句文字介绍。 王友德是上海解放后上海公安唯一没有肖像的烈士,也是上海解放后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唯一一名烈 士。为了告慰烈士英灵、抚慰英烈亲属,徐汇分局民警奔走多地、想方设法复原了王友德烈士的肖像, 实现王友德烈士与家属的跨时空"团聚"。同时,感人肺腑的公安烈士故事得到广泛传播,红色精神在这 片大地上接力赓续、熠熠生辉。 血染暗夜 26岁烈士的最后一岗 王友德,1923年4月出生于山东曲阜,1948年11月参军入伍选调至华东警官学校(现为山东警察学 院)。1949年5月,随军南下,参加接管国民党上海市警察局徐家汇分局工作,被安排在塘子泾派出所 (现徐家汇派出所)工作。 1949年8月18日晚,王友德与同事徐国祥一同前往辖区虹桥路市民村巡逻。市民村人员混杂、地形复 杂,没有路灯照明,深夜视线很差。王友德和徐国祥经过市民村第一弄时,忽然发现2名男子迎面而 来。 徐国祥用手电筒照射,见两人形迹可疑, ...
“山河映忠魂”辽宁省英烈讲解员大赛在沈阳举办
Xin Hua Wang· 2025-04-28 02:04
新华网沈阳4月27日电 为加强全省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英烈讲解员队伍建设,更好发挥烈士纪念 设施弘扬英烈精神、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作用,全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4月21 日至25日,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在沈阳举办了"山河映忠魂"全省英烈讲解员大赛。 此次大赛采用"赛前培训+现场比赛"的方式进行。参训和参赛选手有各级烈士陵园、纪念馆等烈士 纪念设施内从事英烈讲解工作的专职及志愿讲解员,以及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从事褒扬纪念业务的工作人 员。 赛前培训期间,邀请国防大学教授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防军事频道主持人分别以"优秀红色故事 讲解员是怎样练成的""有声语言表达技巧"为题,紧贴讲解工作实际做集中授课、互动教学并答疑解 惑。同时,组织参训人员前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向英雄先烈敬献鲜花,参观抗美援朝烈士纪念 馆,以此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砥砺奋进力量。 现场比赛阶段,25名讲解员围绕弘扬英烈精神,以铿锵有力的语言和真挚饱满的情感,生动讲述了 一个个气壮山河、荡气回肠的英烈故事,展现了可信、可及、可爱、可敬的英烈形象。辽沈战役纪念馆 解说员深情讲述了中共锦州地下党支部书记马云飞同志在隐蔽战线上与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