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羊毛

Search documents
消费者“羊毛”岂能随便“薅”
Xin Hua Ri Bao· 2025-07-08 23:16
7月底,某知名团体将在大连举办演唱会。消息甫出,演唱会门票尚未开售,举办地附近酒店的住宿费 用就应声暴涨,最高涨幅竟达88倍。面对质疑,工作人员竟理直气壮地回应:"粉丝薅我们'羊毛',我 们为什么不能薅粉丝'羊毛'?" 要根治文旅消费"薅羊毛"乱象,需多方协同打出"组合拳"——首先,建立透明化价格管控机制,可参考 机票动态定价机制,要求商家公示历史价格曲线与涨幅阈值;其次,强化政府部门源头治理,有关部门 应建立演出季报备制度,对签约商家实施价格承诺管理;再次,压实在线平台主体责任,责无旁贷完善 溢价预警系统,及时标注异常价格提醒。此外,一旦遭遇商家"薅羊毛",消费者可依据价格法第十四条 关于"哄抬价格"的条款进行集体诉讼。 "互薅羊毛"的辩解则折射出畸形市场认知。粉丝提前订房本属合理消费规划,酒店却将其归为"薅羊 毛"行为,甚至当作宰客的借口。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言行可能引发周边商家的效仿,形成价格联盟 式剥削。作为城市的顶级演出场地,其配套服务理应彰显城市温度、提升城市形象,而非因宰客乱象沦 为损害城市声誉的负面典型。 □ 胡 波 近段时间,各地文娱经济十分火爆,许多城市在举办演唱会的同时,也对周边消费价格 ...
特朗普对日本加征35%关税?石破茂硬刚:这次不惯着!
Sou Hu Cai Jing· 2025-07-03 14:45
第一,特朗普为啥急眼?他原以为日本最好拿捏——亲自下场谈判,见面20分钟就发推"重大进展",结 果日本死活不松口。更打脸的是,日本现在学中国玩硬气:农业不让步、汽车关税不妥协,甚至拿"中 国反制"当榜样。说好的"小弟乖乖交保护费"剧本呢? 第二,日本为啥突然硬气?不是石破茂头铁,是真没法退:退一步,农民上街抗议;退两步,中国贸易 断不得(毕竟大陆是日本最大金主);退三步,"广场协议"的惨痛回忆还在呢!更骚的是,日本为表忠 心,竟给美国出馊主意:"我们回收废旧家电搞稀土对抗中国!"——美国内心OS:你逗我?稀土最后 不还得找中国买? (完) PS: 建议日本下次谈判前先读读《论持久战》,毕竟,拖到特朗普推特崩盘也是一种胜利。 特朗普又双叒掀桌子了!这次倒霉的是日本——7月1日,他威胁要把对日关税从24%飙到35%,理由 很"特朗普":"日本不买美国大米和汽车,却在狂卖自家货,这不公平!" 日本首相石破茂第二天直接回怼:"日本是美国最大海外金主,创造了最多的美国就业,加关税不如好 好做生意!"但特朗普会听吗?显然不会。毕竟在他眼里,盟友≈提款机。 第三,最后谁会怂?别看日本现在嘴硬,历史经验表明,它最后大概率"滑 ...
“薅羊毛”竟涉犯罪?沪上首例政府消费券补贴诈骗案宣判
证券时报· 2025-05-29 14:04
在大众印象中,"薅羊毛"多是精打细算的消费行为,但一旦越过法律红线,可能会构成犯罪行为! 5月29日,上海首例政府消费券补贴诈骗案宣判!被告人夏某某虚构店内消费订单,共计骗取补贴款13万余元,最终被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 处以相应罚金。 2024年,上海市相关政府部门对公众发放"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消费券以"在线报名、公平摇号"的方式确定中签消费者,公众可通过支付宝、微信等多个平台参 与报名和摇号。消费券有满1000减300等多样化的补贴额度。以满1000减300为例,中签消费者在餐饮消费满1000元时仅需支付700元,核销消费券后,其余300元会 以政府补贴方式发放给商家。 相关部门明确要求,消费券发放及核销过程中,消费者与商户均应自觉遵守消费补贴活动规则,不得实施刷单套现、软件作弊、虚假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但部分 中签者与商户,却打起了"薅羊毛"的小算盘,试图通过虚构交易核销消费券套取政府补贴款项。 被告人夏某某是上海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实际经营人,2024年年末,有顾客在其店铺用餐时出示"乐品上海"消费券,夏某某得知该店属于可核销消费 券商家。 不久,夏某某上网时发现,有部分 ...
组团狂退演出服,“薅羊毛”之风当刹(民生观)
Ren Min Ri Bao· 2025-05-08 21:50
市场经济的诚信原则,需要全社会共同维护。唯此,消费环境才能持续优化 大家之所以对此事非常关注,还因为涉事主体是在校师生。教育机构和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任, 应积极向学生传递正确价值观。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规则意识培养,将品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 近日,辽宁沈阳一职业技术学校60多名学生集体网购衣服,参加完运动会后又组团以"质量问题"为由退 货退款,导致店主服装链接被封3个月,损失8000元左右。令人不忿的是,衣服没摘吊牌却有穿着痕 迹,显然是恶意退货。店主表示,学校已就此事道歉,并承诺回收服装、承担相关费用。 有人网购图书阅读后无正常理由退款、有人购买高端相机单次使用后无故退货……这些恶意退货行为, 暴露出部分消费者滥用退货规则"薅羊毛"的乱象。"七天无理由退货",初衷是电商平台希望保障消费者 合理退货权。一些人却利用规则漏洞占便宜,既违背市场经济的诚信原则,也损害了商家的正当权益, 甚至涉嫌违法。 "薅羊毛"行为一旦被更多消费者效仿,必然会挫伤诚信商家的积极性,甚者可能导致一些中小商家的经 营难以为继。经营主体利益被恶意侵占,市场还如何活跃?市场不活跃,消费者选择权怎能不受影响? 部分人一时的"小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