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去明星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富国基金于洋二度“清仓式”卸任!从业绩神话到争议离场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04 03:18
近日,富国基金发布的两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在业内引发波澜。公告显示,旗下明星基金经理于洋 因"个人原因"卸任其管理的两只产品——富国新动力灵活配置混合与富国阿尔法两年持有期混合。 卸任后,于洋在富国基金已无在管产品,这位曾被称为"医药股猎手"的明星基金经理,第二次以"清仓 式"方式离开基金管理岗位,距离其2021年底重返公募仅三年多时间,引发市场对于明星基金经理职业 路径、公募行业人才流动及业绩压力的深度关注。 卸任早有预兆,增聘共管铺垫离场 值得注意的是,于洋此次"清仓式卸任"并非毫无征兆。今年3月以来,他管理的两只产品相继增聘基金 经理。3月7日,富国新动力增聘林庆共同管理;6月7日,富国阿尔法两年持有也增聘张弘共同管理。公 告显示,于洋卸任后,富国新动力由林庆继续管理,富国阿尔法两年持有则由张弘接手。 在基金行业,明星基金经理不再独自管理产品往往被视为离职前兆。这一变动引发了市场对于洋即将离 任的广泛猜测,如今这一猜测终成现实。 从公募新锐到"二次折返",医药王牌两度转身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经理离任达182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5%。业内人士指出,这一趋势 反映出公募基金行业内外部正在发生深 ...
上半年182位基金经理离任,为近10年同期最高水平,行业总人数创新高
Sou Hu Cai Jing· 2025-06-30 12:39
红星资本局6月30日消息,今日A股半年度收官,从上半年市场表现来看,主要股指全线上涨。其中,沪指上涨 2.76%,北证50指数大涨39.45%,国证2000指数涨超10%。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经理离任人数达182人,已创下近10年来同期最高水平,离任名单中还有 不少有影响力的公募"老将""顶流"。从产品来看,年内已有超2500只产品发生基金经理变更。 不过,从总人数来看,截至6月30日,公募基金经理人数为4042名,同样是近10年来最高水平。同时,行业去"明星 化"加速,团队化运作成主流。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除了因业绩不佳黯然离场,今年以来,受市场环境变化、考核压力加大、薪酬下滑等多重因素影 响,选择主动离职、寻找新出路的"顶流"基金经理也不在少数。 例如,宏利基金王鹏、华商基金周海栋、南方基金王士聪、景顺长城基金鲍无可等绩优基金经理均在年内相继离任, 其中不少人在基民当中有着"台柱子"、"宝藏基金经理"的称号。 离任人数为近10年同期最高 含多位公司"顶流"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年内共有182位基金经理离任,涉及99家公募基金管理人。从历年同期情况看,这一数 据创出近10年 ...
多名公募老将同日卸任引关注,年内基金经理离职潮持续发酵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17 09:30
年内已有多位基金经理发生变动 公募"去明星化" 趋势加速 近年来,公募行业的人事变动频现,而基金经理离任也更为频繁。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日,2025年 公募行业已有138名基金经理离任,同比增幅达22.1%,基金经理变动总人数同比上升5.4%。 5月17日,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一波人事变动高峰。景顺长城、华夏基金、鹏华基金等多家公募密集发布 公告,宣布旗下多只基金变更基金经理。其中,景顺长城明星基金经理鲍无可因"个人原因辞职"卸任全 部在管基金,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同日,华夏基金郑鹏、鹏华基金刘涛等多位资深人士也先后宣布卸任 产品。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7日,年内公募基金经理变动已达138起,行业人才流动加速趋势显 著。 多只基金同日变更基金经理 鲍无可、郑鹏等公募老将卸任引关注 据Wind统计,截至发稿,5月17日单日共有27只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涉及14家基金公司。值得 一提的是,此次卸任的基金经理中,鲍无可和郑鹏属于典型的 "公募老将",其离职引发市场高度关 注。 5月17日上午,景顺长城基金发布多则公告,宣布旗下明星基金经理鲍无可因 "个人原因辞职",卸任旗 下8只在管基金,管理规模合计16 ...
罕见!融通百亿元基金经理因“休产假”卸任,机构资金已大规模撤离
Hua Xia Shi Bao· 2025-05-09 09:23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见习记者 栗鹏菲 北京报道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范琨管理规模较峰值缩水超六成,部分产品更是遭遇机构全额赎回。这场由 个人离任引发的流动性危机,将公募行业对明星基金经理的过度依赖问题再次推向台前。 融通基金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公司一直采用"两阶段培养制":第一阶段通过公共组合培养研究员的大局 观,第二阶段以投资体系六要素框架推动基金经理完善自洽的投资逻辑。融通基金表示:"范琨是这套体系培养出 的标杆,她的经验传承也将为投研团队持续赋能。" 机构用脚投票导致规模塌方 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略有残酷。范琨的基金引入其他基金经理共管后,犹如推倒多米诺骨牌,引发机构资金连 锁撤离。融通内需驱动混合的机构持有份额从2024年上半年73.86%,年底断崖式跌至38.38%;融通慧心混合更在 2024年年底遭遇机构全额赎回。 "机构资金看重策略稳定性,范琨的价值与趋势平衡术难以复制,后继者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二次赎回。"业内人士 指出,范琨管理的产品机构占比普遍超过七成,其投资框架与机构资金的风险偏好深度绑定,"接任者刘安坤、李 文海虽具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