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部建设
icon
Search documents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西部热土
Yang Guang Wang· 2025-06-29 05:41
央广网石家庄6月29日消息(记者王艺霖 见习记者李瑶)凤凰花开,骊歌响起。又是一年毕业季,站在人生的十 字路口,总有一些学子的选择让我们投去敬佩的目光:他们放弃丰厚的薪酬,告别大城市的繁华,离开温暖舒适 的家,投身基层,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西部发展贡献力量。 他们的选择因何无悔?青春之花如何在西部热土绚丽绽放?近日,央广网记者走近6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聆听他 们的故事。 追梦 心之所向 青春当"燃" 祖国西北,群山逶迤,大河奔涌。 2024年7月,怀揣着梦想和憧憬,保定学院2024届毕业生成佳乐坐上开往新疆巴州的列车,望着窗外茫茫戈 壁,"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八个字,又一次在脑海中浮现。 "在学校里,听闻一届又一届学长学姐们的支教故事,被他们的勇气和坚守深深打动,那时就在心里种下了一颗 种子。"成佳乐回忆,毕业后,这颗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成佳乐看来,这是青春的召唤,更是无悔的誓言。 通过层层选拔,成佳乐成为西部计划的一名志愿者,服务于新疆巴州库尔勒市纪委监委。从听故事的旁观者,成 为故事中的一员。"既然热爱,那就义无反顾地出发。"作为巴州西部计划宣讲团成员 ...
以担当回答青春的意义(大家谈·选择西部 扎根西部 建功西部⑤)
Ren Min Ri Bao· 2025-06-18 21:53
专业的价值在这里凸显 张志强 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西部去,贡献青春力量、书写精彩篇章。在西部地区、基层一线,能收获 怎样的成长?本期大家谈,让我们听听三名青年的故事。 ——编 者 站在海拔2600米的四川马尔康市梭磨河畔,看着脚下蜿蜒的高速公路,思绪不禁回到2018年。那年,我 毕业后与妻子一起来到这里,妻子在当地任教,我则入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从此,我见证 并参与了将"移动诊室、巡诊义诊"搬进学校、社区和牧区的过程。 为学龄儿童建立口腔健康档案,为牧民科普口腔健康,为孤寡老人开展上门诊疗……义诊从最初的每年 10余场,到如今覆盖全州13个县市、惠及5万余人次,我们用一点一滴的努力,不断织密当地群众的健 康保障网。通过"师带徒"模式培养本地医护人员,借助5G技术实现专家远程会诊,畅通川甘青三省毗 邻地区转诊绿色通道,如今,一套"预防—诊疗—康复"的全周期服务体系日渐成熟。难以忘记,一位老 阿妈握着医生的手说:"以前牙疼只能忍着,放点花椒,现在'门巴'(藏语:医生)把健康送到了家门 口!"朴实的话语,让我深深体会到所学专业的价值,更激励着我继续前行。 越是艰苦的地方,越需要担当。挺膺担当,青春才 ...
在双向奔赴中相互成就(大家谈·选择西部 扎根西部 建功西部④)
Ren Min Ri Bao· 2025-05-12 22:21
西部意味着什么?"到西部去"能收获什么?本期大家谈,我们选刊3篇来稿,与大家一起分享3位作者投 身西部建设的所思所得。 ——编 者 三个物件悟青春 王毕全 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我养成了写驻村日记的习惯。厚厚的日记本里,夹着3个小物件,它们标注着 时间,也注解着青春。 一件是一颗八角籽。过去每到收获季,因缺少晾晒场地和频繁下雨,丰收的八角只能堆起来,品质大受 影响,也卖不上价钱。为解决只能"看天吃饭"的问题,我们多方协调成功申请30万元农村"三变"改革资 金,购置了烘干机,解决了难题。"过去愁雨又愁晒,如今有它把忧埋",村民的话,让我认识到,千计 万计,增加农民收入需良计。找准影响农民增收的症结,持续用力,农村才会有大变化。 王 强 一个是茱萸香囊,村里舞蹈队赵大姐送我的。有一年重阳节,我们筹办了一场自己的文艺晚会,村民积 极报名,节目有40多个,赵大姐所在的舞蹈队报了4个节目。村民自己当主角,秀才艺、展风采,其乐 融融。我由此认识到,乡村全面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人人活出精气神,日子就会更有 滋有味。 还有一片六堡茶叶。这是支教大学生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采茶留下的。他们教孩子们用茶叶制作手工作 ...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青春坐标系:扎根广袤西部成长成才
Xin Hua Wang· 2025-04-27 11:4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刘继阳在本科阶段就到新疆油田多个采油作业区实习,这段经历让他对新疆充满热爱。今年毕业季,他报了三 个岗位,全部在西部地区,目前已签约新疆油田,"希望到大美新疆创造属于自己的多彩人生"。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题:青春坐标系:扎根广袤西部成长成才 新华社记者 "这里没有都市繁华,但民生需求就是最鲜活的课题,诚邀你们带着知识来到这里,以脚步丈量土地,用智慧破解难题,书写青年一代的炽热篇 章。"前不久,郑州大学2024届硕士毕业生焦智鹏给母校师生发来信息,讲述他在海拔4300米的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底雅乡的工作经历并寄语学弟 学妹。 从面对高寒缺氧、条件艰苦的环境,一度心生怯意,到经历通村公路铺进牧场、安居房屋拔地而起,看到乡亲们的淳朴笑容,焦智鹏决心扎根阿 里,将青春烙印在雪域高原。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时值春招季,郑州大学针对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组织专场线下推介会,通过政策宣讲、岗位 推介、校友分享等形式,鼓励引导学生扎根西部、成长成才。 郑州大学校园招聘会现场。(郑州大学供图) 受学校宣传、学长体悟等感召,郑州大学2025届本科毕业生梁晶选择报考青海的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