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部计划
icon
Search documents
阿勒泰,种未来
抽枝:于贫瘠间扎根 记住80个哈萨克族名字的过程,就像谈海玉学习藏医典籍的日日夜夜。"老师,我的名字是阿依江·托合 塔尔别克,意思是月光下的勇士!"为了记住这些诗意的哈萨克族名字,我创造了"名字故事本",请每 个孩子讲解自己名字的含义。渐渐地,语文课变成了文化交融的现场:我们比较"雪"在汉语古诗和哈萨 克族民谚中的不同意象,用舞蹈动作演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境。就像谈医生学会用藏语问诊一样, 教育的种子总要适应当地的土壤才能生根。 展叶:用知识去滋养 正式授课后,孩子们踊跃的提问让教案本写满了意外收获。我们共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就像谈医 生带学徒观察高原病理特征。每当孩子们用混合着汉语和哈萨克语的欢呼喊出"懂了",就是一颗名 为"未来"的种子破土而出的声音。最难忘那堂《少年中国说》朗读课,当孩子们完整背诵全文时,窗外 读完谈海玉19年坚守那曲的事迹,我内心满是震撼与感动。这位早我21年参加西部计划的前辈,用19年 光阴诠释了何为"种未来"。她不仅治愈病患,更培养出藏族医护人员,让医疗之树在雪域高原开枝散 叶。 2024年,我大学毕业后参加西部计划,怀揣着对远方的憧憬与奉献的热忱来到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恰 ...
让青春之花绽放在西部热土
Yang Guang Wang· 2025-06-29 05:41
央广网石家庄6月29日消息(记者王艺霖 见习记者李瑶)凤凰花开,骊歌响起。又是一年毕业季,站在人生的十 字路口,总有一些学子的选择让我们投去敬佩的目光:他们放弃丰厚的薪酬,告别大城市的繁华,离开温暖舒适 的家,投身基层,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西部发展贡献力量。 他们的选择因何无悔?青春之花如何在西部热土绚丽绽放?近日,央广网记者走近6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聆听他 们的故事。 追梦 心之所向 青春当"燃" 祖国西北,群山逶迤,大河奔涌。 2024年7月,怀揣着梦想和憧憬,保定学院2024届毕业生成佳乐坐上开往新疆巴州的列车,望着窗外茫茫戈 壁,"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八个字,又一次在脑海中浮现。 "在学校里,听闻一届又一届学长学姐们的支教故事,被他们的勇气和坚守深深打动,那时就在心里种下了一颗 种子。"成佳乐回忆,毕业后,这颗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成佳乐看来,这是青春的召唤,更是无悔的誓言。 通过层层选拔,成佳乐成为西部计划的一名志愿者,服务于新疆巴州库尔勒市纪委监委。从听故事的旁观者,成 为故事中的一员。"既然热爱,那就义无反顾地出发。"作为巴州西部计划宣讲团成员 ...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李飞:情牵天山 二十载医心护边陲
Xin Hua Wang· 2025-06-27 13:01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27日电 题:李飞:情牵天山 二十载医心护边陲 "这是国家的医院,是老百姓的医院。"入职前的志愿服务经历,帮助李飞系正了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他和同事协力提升医院服务特殊群 体的能力,将友谊医院打造为全新疆第一批"老年友善医院",推动医院的儿科成为新疆重点专科。他还带领团队规范义诊服务,倡导深入农 牧区巡诊。 "是西部,更是伊犁接纳了我。"对这个既能施展医学技能,又可以收获浓浓人情味儿的平台,李飞格外珍惜。他带着这种情感投入到工作 中,发挥"传帮带"作用,带过几十名医生,帮助培养本地医学人才。 37岁的医生巴合提江·托克吉格特在当地外科领域小有名气。他刚工作时曾跟随李飞学习半年:"李医生和不同患者打交道的技巧,对病友们 的真挚热情,让我受益匪浅。"除了像巴合提江这样的专科医生,李飞带过的更多是全科医生。他们大多已成为乡镇医院骨干,服务广大农 牧民。 李飞为患者讲解病情(6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新华社记者胡虎虎 在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0周年之际,新疆伊犁友谊医院的医生李飞回到母校山东大学,欢迎刚毕业的校友奔赴广阔西部。返回工作 岗位时,45岁的他再次乘坐由济南开往乌鲁木 ...
谈海玉:离不开的那曲
"只要不去那曲都挺好的" "远在阿里,苦在那曲。" 谈海玉去县里的基层医院指导。 受访者供图 当谈海玉决定离开那曲时,距离第一次踏上这片平均海拔4500米的土地已经过去了19年。 她是首批西部计划志愿者。2003年,大专毕业后来到那曲市人民医院(2018年前为"那曲地区人民医院") 参与志愿服务,随后留院工作。2022年11月,她离开了那曲,到拉萨那曲第四高级中学任校医。 留在那曲的19年,是谈海玉22岁到41岁的青春时光。19年间,她从大学毕业生变成主治医生,从青涩害羞 的小姑娘变成受藏民信赖的"曼巴"(医生),从不习惯西藏生活变成每天早上离不开一碗藏面……这19 年,也是那曲市人民医院不断发展的时期,传染科不再每遇重病患者就送拉萨,感控科实现了从0到1,并 最终成为全国最高海拔的三甲医院。 2022年11月,谈海玉离开了那曲,到拉萨那曲第四高级中学任校医,图为谈海玉为学生擦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摄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那曲,城市最高点的石碑上镌刻着"中国海拔最高城市"。这里氧气含量低,气候干 燥,冬季气温最低可达零下40摄氏度,每年有近半年的大风季,极端环境让偌大的那曲见不到一棵树的影 子。 谈海 ...
【省教育厅】多措并举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Shan Xi Ri Bao· 2025-05-28 22:35
前不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兰青顺利签约一家国有企业。5月25 日,他高兴地对记者说:"学校的就业直通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信息,让我顺利找到了工作。" 为持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省教育厅联合相关部门从去年开始抢抓秋招、春招关键期,搭建 立体化招聘网络。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组织各类招聘活动8900多场,发布岗位信息280余万条,为高 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全方位帮助。 春季开学伊始,陕西省教育厅联合省内高校,为高校毕业生举办分专业、分类别的大型校园招聘 会,总计达572场,其中,线下招聘会271场,网络招聘会301场。 陕西各高校立足专业优势,相继举办大型招聘会。 西安交通大学先后举办"'千家单位 万名学子'春季综合类双选会""陕西省医药卫生类大型双选会", 提供就业岗位超10万个。西北工业大学举办的2025届陕西省高校毕业生理工类"校友单位"招聘会(第一 场),有千余家企业报名参会。 近年来,在"特岗教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等项目引 导下,陕西高校一批批青年学子走出校园,扎根西部,筑梦青春。 随着今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启动, ...
在这里,少我一个不行(中国道路中国梦·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⑥)
Ren Min Ri Bao· 2025-05-21 21:59
"凭什么在这里就不能把工作做好?"对年轻人来说,困难是障碍,更可以是动力。凭着心里不服输的劲 儿,我选择留下来,决心靠努力打开一片天地。我刻苦学习知识、钻研技术,主动申请更多工作。即使 有传染风险,也总想着把任务揽下来。即使忙得连轴转,也要认真对待每一名患者。由于交通不便,患 者来一次不容易,我就把电话号码留给有需要的患者,方便他们咨询问诊。 靠着一股劲,我选择了留下来,当地群众的需要与信任,则让我扎下了根。有一次,我遇到一个感染结 核性脑膜炎的孩子。刚送来医院时,孩子一直发烧,蜷缩在父亲的藏袍里,满脸都是痛苦。病情紧急, 转院耗时长,我们必须开展救治。说明情况后,患者家属十分信任,同意让我们冒着风险开展救治。最 终经过治疗,孩子转危为安,平安出院。家属信任的目光、孩子感谢的眼神,让我明白了,之所以愿意 扎下根,只因爱在这里生了根。 到现在,我已经治愈急慢性传染病患者超过8000人。这里的人们、这里的生活,已经成为一束光,照亮 我的青春岁月。2023年,由于身体原因,我被调到拉萨工作,我会一如既往、沐光而行,为雪域高原的 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开始实施,我主动报名,成 ...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 | “在基层汲取向上生长的力量”
Guang Xi Ri Bao· 2025-05-21 03:04
2022年12月,田林县对部分脱贫村增派工作队员,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生力量。岳喜瑞第一时间报 名,成为潞城瑶族乡渭祥村驻村工作队的一员。 2023年5月,田林县选派新一轮驻村工作队。岳喜瑞再次主动申请留队,随后到八渡瑶族乡弄当村 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弄当村有近半数家庭小规模养鸡,并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岳喜瑞走访调研后,决定扩大养殖规模, 增加村民收入。然而,村民们的担忧也十分现实:"鸡养得再好,运不出去也是白搭。" 面对产业发展的困境,岳喜瑞坚定地表示:"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 坎。" "在基层经风雨、壮筋骨,才能汲取向上生长的力量。"5月19日,正在参加培训的岳喜瑞对记者 说。他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到驻村工作队员,再到驻村第一书记,这一路走来,从未后 悔,并将继续前行。 2017年盛夏,当西部计划广西招募的消息在广西大学校园里传开时,来自云南的岳喜瑞响应号召, 报名参加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的扶贫志愿服务。 得知儿子的决定,父亲十分支持,母亲却满心担忧。经过耐心劝说,母亲最终表示理解与支持。 初到都安,岳喜瑞分配到脱贫攻坚指挥部,负责产业数据填报、核实等工作。加班至凌晨成为常 ...
把青春熔铸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吉林省珲春市西部计划志愿者奋斗故事
Xin Hua She· 2025-05-16 14:11
王维在院感培训中现场演示"七步洗手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毕业生范文玉毕业后,也前往边境城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担任珲春一中历史教师。"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 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范文玉的人生选择。 0:00 青春,应该在哪里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这青春的命题,引一代代青年上下求索。 如今正值毕业求职季,许多即将迈出校门的年轻人面临着人生的选择。而就在去年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2024届毕业生中,就有人选择把青春熔 铸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作为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9级预防医学5年制毕业生,王维响应吉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卫国戍边"项目 号召来到边境城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成为了一名基层医疗工作者。 谈到为何参与这一项目,王维告诉记者,"在大学期间,我就参与过很多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比如说下乡做流行病学调查,为社区居民普及健 康知识等,这些经历都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其实基层公共卫生基础相对还是非常薄弱的。到了岗位后发现,我的专业其实可以发挥很多作用。 在珲春,养牛是一种特色产业,因此农牧区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压力其实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可以通过监测和健康教育来降低这种风险。还有就 是应急响 ...
在帕米尔高原贡献青春力量(讲述·回信背后的故事)
Ren Min Ri Bao· 2025-05-05 22:17
努尔比耶·热合曼在上课。 图为谢依特小学提供 闫泽峰在和学生们做游戏。 图为谢依特小学提供 高潮(右二)在教学生画画。 王颖新摄 高淑贤(左)在家访。 图为谢依特小学提供 数据来源:共青团中央 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 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指出:"你们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边疆地区教书育人,在促进当地教育事业 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身也得到历练和成长。" 谢依特小学是一所距离边境线47公里的村级小学,近300名学生多为柯尔克孜族护边员的子女。2022年8 月,学校成为克州首个西部计划志愿者包校支教的试点学校。当下,23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正在这里支 教。前不久,他们荣获了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本报记者采访了4名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听 他们讲述在帕米尔高原贡献青春力量的故事。 ——编 者 用生活场景讲数学题的志愿者高潮 "认真讲好每一堂课" 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带着学生们一起放风筝。 图为谢依特小学提供 "羊圈里原本有多少只羊,早晨放出去多少只,晚上又回来了多少只,现在羊圈里有多少只羊……这样 的场 ...
“总书记的回信如同一束光,照亮我们未来的路”
Xin Hua She· 2025-05-05 12:26
近日,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戍边支教的情况和体会,表达扎根西部、服务边疆的决心。 总书记回信,对队员们寄予厚望,并勉励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总书记的回信温暖人心、催人奋进,极大激励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志愿者李磊说,"总书记的回信如同一束 光,照亮我们未来的路。" 这是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拍摄的谢依特小学(无人机照片)。 谢依特小学是一所距离边境线47公里、主要由柯尔克孜族学生组成的村级小学,2022年8月成为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首个西部计划志 愿者包校支教的试点学校。23名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在这所小学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工作。经过近三年的支教服务,学生的 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得到当地广泛认可。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王俊文(中左)、李轲凡(中右)和学生在一起。 4月23日,在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支教教师高淑贤和学生们在一起。 眺望群山环绕的新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