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互利
icon
Search documents
白话经济学十大原理:这些“道理”,藏在每天的生活里
Sou Hu Cai Jing· 2025-07-20 06:47
咱们分三段来说,就像剥洋葱,一层层往里看。 说白了,经济学首先是门"选择学"。它研究的就是,你、我,每天是怎么在各种诱惑和限制里,做出那 个"最终决定"的。 原理一:没有白来的午餐,凡事都有个"取舍"。 很多时候,一提到"经济学",大家脑子里就蹦出各种曲线图、公式,觉得那是专家教授的事,离我们特 远,听着也头疼。好像只有西装革履,坐在高大上的会议室里,才能谈论这些。 我得说,这种想法本身,就有点"经济学盲"。 在我看来,这门学问,骨子里都是大实话。它讲的,是你我、是公司、是国家,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做的 事,都在遵循的一些"看不见的规矩"。这些规矩,不写在明面上,却实实在在影响着每一个选择,决定 着每一次得失。 今天,咱们就聊聊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在我的知识面中,曼昆的这个原理是最接地气的,最值得 跟大家一聊的,具体可以自己搜索,去买书看(我不卖书不卖课,我真就只是个商业咨询顾问,单纯介 绍啊)。别看它经济学原理的名字唬人,其实掰开了揉碎了,就是十条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道理。搞懂 了,你再看自己做决策,再看公司怎么运行,甚至再看整个社会,都会清醒很多。 文 | 沈素明 原理二:一个东西的真实成本,是你为了得到 ...
刘二海:生而全球化的环境变量
创业邦· 2025-07-07 10:27
四年前, 愉悦资本创始及执行合伙人刘二海 提出创业企业"生而全球化"的展望,现在广为人知。 上一阶段的全球化由大型跨国公司引领、生产制造外包、股东利益第一,"世界是平的"是对这一阶段 的生动概括;当下,中国企业引领的新全球化建立在数字基础设施上,企业从创建第一天就处在全球 化环境中,与此同时,企业在每一个本地市场又要充分本地化,照顾东道国利益、关注ESG…… 这一代勇于搏击海浪的中国企业家在创造了高效率的生产制造及数字化生态体系后,面对新全球化大 势所趋,必须迅速适应新格局下的环境变量。 在2025 DEMO WORLD企业创新创投大会上,刘二海发表了 《生而全球化的环境变量》 演讲,分 享他对中国企业出海的理解。以下是刘二海演讲实录,由创业邦整理。 贸易互利驱动的环境演变 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发文指出,如果中美贸易仅限于"衬衫换飞机"——中国持续 生产衬衫,哪怕效率提高,对其他国家的影响都是有限的。但如果中国开始生产飞机——正如今天中 国生产汽车,则可能会对其他国家相关产业造成长期影响。 上一阶段的全球化中,基于"比较优势"的全球贸易带来了贸易参与方的互利,但随着发展中国家以相 对更高的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