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外卖

Search documents
从“拆盲盒”到“云监工”,经得起围观的外卖才是真硬气
Xin Jing Bao· 2025-07-11 06:49
标注着"无菌操作"的沙拉,是在哪里拌出来的?宣传"每日现熬"的骨汤,会不会是调料包冲泡的? 此前不少人点外卖时,都难免会犯嘀咕——点外卖,有点像"拆盲盒"。有些餐饮店,因为餐后体验问 题,被网友们玩出"XXX耐受度测试指南"等调侃梗。消费者用自嘲消解不满,也对商家品牌造成"反向 助攻",背后则是公众对食品安全最现实的信任问题。 要知道,这届消费者也变了。他们不再满足于"看起来干净""吃起来有味",而是要"全过程可见""全链 条可追溯"。他们更愿意为那些敢于揭开后厨面纱、主动公示食材来源的商家买单,哪怕价格稍高也甘 之如饴;反之,对那些藏着掖着、信息模糊的店铺,哪怕口碑再好,也会多几分警惕与疏离。 让外卖承载起消费者的安心与放心 这种对"透明"的执着,本质上源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知情权的深层诉求。 外卖透明化是一道必答题 为确保能吃上一口放心的,一些消费者在点餐时默念这样的口诀:连锁品牌总比小作坊强,贵套餐总比 特价菜靠谱,甚至还出现了"闻包装辨卫生"的绝技。但媒体也曾曝光过一些品牌餐饮的食品安全问 题,"土办法"并不能解决根源问题。 倒逼行业进步,不能只靠商家的自觉和良知,还要有来自于刚性的外部监督。 透明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