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

Search documents
深度了解自己|你的亲密关系模式暴露了哪些心理需求?如何从"情绪易崩"到"安全基地"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7-11 00:32
Group 1 - 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attachment styles formed in childhood influence adult intimate relationships, leading to repeated patterns of anxiety, fear, or detachment [1][2] - It identifies four main attachment styles: secure, anxious, avoidant, and disorganized, each with distinct emotional needs and behaviors in relationships [2][5]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recognizing and addressing these attachment styles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and emotional support in relationships [5][10] Group 2 - The article provides a self-assessment tool to help individuals identify their attachment style through specific questions and scoring [3][4] - It outlines a four-step method to transition from being emotionally reactive to creating a safe emotional environment in relationships [6][10] - Practical exercises are suggested for each attachment style to foster self-awareness and emotional regulation, such as using sensory grounding techniques for anxious individuals and writing emotional diaries for avoidant individuals [10][12][13]
成年人最清醒的社交方式:只表达不驳斥,只沟通不辩解
洞见· 2025-06-29 10:52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 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jinian 所有舒服关系的背后,都是不动声色地接纳。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周周朗读音频 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笑话: 倘若你对一个程序员说:你开发的软件出问题了。 他一定会气恼地回复你:一定是你搞错了,软件怎么可能出问题? 但只要你对他说:你开发的软件运行得比预期要慢。 他就会说:难不成是软件出问题了? 仔细琢磨一番便发现,这其实跟程序员无关,而是跟你的沟通方式有关。 我见过最愚蠢的沟通习惯,便是把对方放在了对立面。 01 不知你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你说吸烟有害无益,他非要驳斥:有人吸了一辈子烟,还不是活到八九十。 你讲现在的孩子压力大,对方却辩解:孩子压力大,也是一种锻炼。 这类人不讲事实,不谈逻辑,只是为了反驳而反驳。 这只会让局面变得乌烟瘴气,惹得大家都不痛快。 自媒体人 @土哥 有个朋友,特别喜欢反驳别人。 有次,几个人一起聚餐,其中一个人尝了块菠萝,便夸赞这菠萝好甜。 朋友却立刻纠正对方,说这是凤梨 ...
信“心”心理问答| 当学霸父亲遇上焦虑孩子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16 01:13
(原标题:信"心"心理问答| 当学霸父亲遇上焦虑孩子) 读者来信: 您好,我是一位三年级孩子的母亲,此刻正被家庭和孩子教育的问题深深困扰,希望能得到一些方法和 思路。 孩子这次数学考试只考了 72 分,本就担心孩子的学习情况,没想到回家后,丈夫当着孩子的面指责 我 " 不会教 "" 连孩子都管不好 " ,还说 " 这孩子将来能有什么出息 "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周都会上演,让 我感到无比压抑,也对未来的家庭生活充满担忧。 我的丈夫是理科博士,从小就是 " 别人家的孩子 " ,他坚信 " 严师出高徒 " 。孩子作业写错一道题,他都 会冷嘲热讽: " 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当妈的每天在干什么? " 我尝试和他沟通,希望他多鼓励孩 子,毕竟孩子已经很努力了,可他却指责我溺爱孩子,说不严格要求孩子将来无法参与竞争。我们之间 始终无法达成共识,每次交流都以争吵收场,他的 " 唯成绩论 " 压得我快喘不过气。 更让我揪心的是孩子的变化。上周,孩子哭着问我: " 妈妈,我是不是真的很笨? " 看着孩子满是不安 与自我怀疑的眼神,我的心都碎了。现在他开始逃避写作业,甚至装病不想去学校。我带他做了心理测 评,结果显示孩子已有轻度 ...
给特朗普的非暴力沟通指南
吴晓波频道· 2025-04-24 00:27
点击上图▲锁定福利 三周以前,伴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措施开始, 他本人及其团队成员开始了频繁的暴力发言。例如:特朗普以粗鄙语言嘲讽多国领导 人,说他们"拍我马屁";副总统万斯称中国人是乡巴佬;商务部长霍华德公开表 示"谈判不适合软弱者参与"...... 这些充满攻击性、标签化的语言,不仅激化了国际矛盾,也让普通民众陷入焦虑。从 国际争端到家庭争吵,"暴力沟通"像一把无形的刀,割裂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与此同时,吴晓波频道的新课"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领教营"也正式上线,恰逢 其会,本文将以非暴力沟通(NVC)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为框架, 解析特朗普式沟通的深层问题,并探讨如何用NVC思维化解冲突。无论你是希望改善 人际关系的普通人、政府工作人员,还是企业管理者,这门课程,都将为你提供改变 对话模式的钥匙。 (说明:本文以特朗普为例,旨在通过公众人物案例普及NVC理念,无政治立场倾 向。非暴力沟通适用于任何立场、文化、冲突场景。)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为何选择特朗普作为案例? 因为特朗普的沟通风格极具代表性:喜欢贴标签、擅长归咎他人、经常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