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与现代生活融合

Search documents
非遗“新”传人们,动力从何而来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6-20 03:07
年轻人拥抱非遗,非遗能否为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对话多位非遗传承人、青年传 播者、文旅行业从业者等,探究如今的非遗"新"传人们,传承动力从何而来? 青年自媒体创作者"江寻千"。受访者供图 "华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千年时光中,时间会带走很多东西,而那些时光无法带走 的珍宝,正是我们的非遗。"这个95后姑娘如是说。最近,在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上,江寻千分享用短视频"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的心得。 本届非遗节汇聚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个非遗项目,邀请国内400余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同台展 示展演展销。 青年自媒体创作者"江寻千",为了掌握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打铁花"的技巧,曾专程去河南省确山县 拜师,成为确山打铁花第七代传人。 "非遗的衰落,源于与现代生活的脱节,许多年轻人对其一无所知,甚至未曾目睹。小时候未曾接触, 长大以后自然也不会主动探寻。所以我站在观众的角度,尊重他们的喜好,并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表 达,往往能取得更佳的传播效果。" 江寻千认为,在传播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真实的体验与真诚的分享。"短视频如同宣传非遗的强劲 东风,然而对于未曾接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