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碳产业低碳转型
icon
Search documents
碳路中国 | 中国氢能驶入快车道:3650万吨背后的绿色引擎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07 05:10
中新网吕梁6月7日电(记者石睿)当北京冬奥的氢能火炬点燃,人们第一次在奥运舞台上看见了"零碳燃 料"的中国表达。氢,不再只是技术展示的未来符号,而成为真正落地的绿色引擎。 如今,在山西吕梁等传统能源基地,氢能正从焦炭副产品中提取,注入一辆辆重卡气罐,穿行数百公 里,驶向沿海港口。一条连接资源转型与低碳发展的氢能路径,正在加速成型。 氢能如何驶出资源型城市? 吕梁的"氢"跃转型,并非无源之水。作为山西重要的资源型城市,吕梁拥有3800万吨焦炭年产能与35亿 立方米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为氢气制备提供了丰富原料。 "之所以在吕梁重点布局,就是因为这里有实际的应用场景。"吕梁澜起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正源 表示。目前,吕梁周边从事煤炭短途运输的重卡车辆接近7万辆,一旦完成绿色替代,市场规模将达到 万亿级。 氢能重卡。中新网李太源摄 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分析,相比传统能源,清洁能源多数初期价格 会比较"昂贵",完全依靠市场,短期难以形成竞争优势,因此需要政策引导与支持。 正是在政策引导下,中国氢能发展实现跨越式增长:2024年,氢气生产与消费规模达到3650万吨,跃居 全球首位;在全球可 ...
山西大学团队提出高碳产业低碳转型新方案
Ke Ji Ri Bao· 2025-06-04 10:32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建立了"化工—环境—经济"融合的动态混合评估模型,构建覆盖全国361家钢 铁厂、331焦化厂、1531家水泥厂的点源数据集及空间匹配模型,系统研究了焦炉煤气—废渣协同减碳 效益,阐明了当前产业布局与资源约束下,煤—焦—冶—建—化产业链共生的脱碳潜力。 6月3日,从山西大学获悉,日前,该校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教授程芳琴团队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鲁玺联合在《自然·可持续性》期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构建了"尾气—熔渣协同循环体系", 并提出分阶段脱碳技术路线图,系统研究了焦炉煤气—废渣协同减碳效益,阐明当前产业布局与资源约 束下,煤—焦—冶—建—化产业链共生的脱碳潜力。 工业废弃资源循环利用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钢铁—焦化产业贡献了全球工业碳排放量的30%,其 伴生的高温熔渣(1600℃)与工艺尾气(含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蕴含大量热能与碳氢资源,然而 其中的物质—能量协同减碳潜力尚未充分开发。 该研究系统量化了煤基产业废弃物能—质循环的深度脱碳潜力,为高碳工业低碳转型与循环经济发展提 供了借鉴。 责任编辑:王萍 论文构建了以吸附重整技术链接"渣热回收—吸附重整—高炉喷吹—建材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