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业智能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以AI驱动制造革新,大云端亮相2025中国国际金属成形展
Sou Hu Cai Jing· 2025-07-01 07:15
2025年6月17-20日,中国国际金属成形展在上海圆满落幕。作为工业智能化的推动者,大云端科技亮相展会,展示了面向数智工厂的核心技术与全栈产品 体系,助力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核心亮点 AI赋能制造,重塑管理逻辑 1、设备AI预测性维护:大云端通过AI技术打通设备厂家与生产企业的数据孤岛,构建行业统一的设备管理标准。AI提前预测设备故障,避免非计划停 机,为企业提升设备稼动率,优化生产效率。 2、停机原因分析与软件重构:停机原因分析模块解决生产企业的核心痛点,通过精准分类和实时监控,推动从"问题发现"到"问题解决"的闭环管理,构 建数据驱动的优化逻辑。 "1+4+N"产品体系 智能制造核心解读 1、设备数据湖(EDL):精准采集与汇聚通过自研边缘计算网关,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稼动率、停机时间、能耗等),统一上传云端,构建全设备 数字化底座。 大云端平台支持与各类工业系统无缝对接: 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实时设备数据,支持全生命周期管理; 实时监测: 自动捕捉停机事件,记录时间及原因; 智能分类: 基于AI算法细化停机原因(设备故障、物料延迟等); 闭环管理: 停机原因与责任部门、工单无缝对接; 趋势分析 ...
上海全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建涛:AI技术推动能化产业数智化升级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6-25 04:31
"因此,工业AI需要专门的技术体系,包括小数据量学习、抗幻觉算法、低功耗模型等,这是工业智能 化的关键。未来,能源化工产业的工业数智化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一是从单点优化到全局智能,从单 一设备控制向全工厂全流程协同演进;二是从云端协同到自主决策,边缘计算节点将具备自主学习与决 策能力;三是从效率工具到低碳引擎,人工智能(AI)将成为工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使能技 术。"夏建涛表示,这些趋势将推动工业发展迈向新的高度。全应科技也将持续深耕工业智能化技术研 发,通过"工业数据+AI算法+行业知识"深度融合,推动我国能源化工产业加快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 跃升的历史性跨越。 夏建涛指出,传统煤电依赖集散控制系统(DCS)与人工调控的模式已难以适应能源化工产业对新型电 力系统的要求。以某化工企业自备电厂为例,在人工调控模式下,单班操作人员日均需处理2000~4000 笔控制指令,面对下游化工装置的负荷波动,常出现"控制滞后、参数振荡"等问题,劳动强度大且调控 精度不足,急需向智能化调控模式升级。据夏建涛介绍,当前全应科技的智能化方案已覆盖热电、化 工、冶金、环保四大行业,累计实施100个以上标杆项目。以化工热电厂 ...
ST新元上市10周年:累计亏损扩大,市值较峰值蒸发近九成
Sou Hu Cai Jing· 2025-06-11 01:33
ST新元自2015年6月11日上市至今,已迎来10周年。从上市首日收盘价为16.4元、市值10.93亿元,到如今市值达到8.81亿 元,ST新元的成长历程充满波折,更是经历了从高峰到低谷的剧烈变化,但从最近几年公司经营表现来看,业绩持续恶化 且面临退市风险。 ST新元的主营业务包括以工业智能化物料输送、配料成套解决方案为主业,集方案设计、研发创造、设备制造、系统集 成、销售服务于一体。其核心产品主要分为智能输送配料装备和其他等,主要产品包括密炼机上辅机系统、物料气力输送 系统及小料配料称量系统等。 2021年10月22日,ST新元的市值巅峰达到82.17亿元,股价也顺应升至30.82元。而至6月10日收盘,ST新元的股价为3.2元, 市值为8.81亿元,相比峰值时期市值减少73.36亿元,市值蒸发了89.28%。 ST新元上市的2015年,当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25亿元,截至最新完整财年的2024年,公司实现-4.42亿元的归母净利润,累 计利润增长了-1850.12%。这10个年间,ST新元有5年出现亏损,归母净利润增长的年份达到4年,占比高达40%。从最近几 年的财报看出,公司经营状况持续恶化。 营收角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