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

Search documents
非洲艺术零距离:城大邦加艺廊带你穿越时空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7-12 05:56
每一件非洲艺术品,都是一个部落、一段历史、一种信仰的缩影。举例来说,来自西非约鲁巴族的木雕人像,往往代表着祖先的灵魂,保护着家族子孙。刚 果盆地的祖灵雕像,则承载着对逝者的怀念与敬重。面具更是非洲艺术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是用于驱邪、祈雨或成人礼仪,面具都被视为连接人与神灵、 祖先的桥梁。 在非洲,艺术从来不是孤立的审美活动,而是深深植根于生活和信仰之中。每一次雕刻、每一笔绘画、每一段歌舞,都蕴含着一种集体的记忆和心灵的力 量。艺术家往往身兼巫师、长者、工匠多重身份,他们的创作过程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一次神圣的仪式。 城大邦加艺廊:让非洲艺术走进香港 提起非洲,你会想到什么?是壮阔的草原、奔驰的野生动物,还是悠扬的鼓声与部落歌舞?然而,非洲的艺术却远超我们的想像——它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享 受,更是数千年文明、信仰、情感与社会结构的体现。如今,这些神秘且充满生机的艺术品,正悄然出现在香港城市大学校园内。走进城大邦加艺廊,一场 非洲艺术零距离, 「召唤无形 中部非洲艺术展」的时空之旅正在展覧。 非洲艺术的多元与深度 非洲大陆广袤无垠,横跨数十个国家,孕育出上千个部落与民族。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从雕刻、绘 ...
突破学科边界,他们以提示词和AI算法辅助艺术创作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02 10:54
6月24日,"解码共生——中外艺术史课程展"正式揭幕。展览由张新担纲学术主持,刘沛文、胡明明担 任策展人,单文博、张润、黄燕、赵紫晨、方钰城、张温吉翔担任执行策展人。 展览邀请7位 /组艺术家,通过提示词视角和AI算法辅助创作,展示了提示词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 用,探索如何将跨学科知识如中国美术史、西方艺术史转化为实用提示词,帮助创作者提升AI提示词 的表达能力。 展览现场。 策展人刘沛文认为,本次展览的核心内容,源自《AIGC艺术设计与影像创作》一书第二章"提示词归纳 与应用——跨学科AI创作的辅助工具"。该书首次融合了美术史、设计史、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影视概 论等理论,并以提示词为核心框架进行系统梳理。 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中的作品,是艺术家在创作前期分别从媒介、技术、语言、符号、观念、应用、展示等关键要 素出发,提炼出提示词的表格,然后围绕人工智能生活、未来世界、生态文化及非遗保护等前沿议题, 呈现一系列基于此理论框架的创作成果。 展览现场。 执行策展人张温吉翔认为,通过了解历史才能逃离历史的束缚。本次展览集中呈现艺术家运用AIGC软 件辅助创作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当代艺术、数字媒体及摄影等多元 ...
艺术项目如何接地气?“八点半以后”让社区居民互相画像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01 23:54
艺术项目如何真正沉入社区并呈现"接地气"的一面?如果社区居民坐在一起互相画像,最后会成就一个什么样的展览? 由苏州当代美术馆主办的"八点半以后:社区艺术画像计划"就作出了这方面的尝试与探索。近日,这一计划的成果展览在苏州工业园区展出,集中呈现了 在过去两个月项目实施过程中,近400位社区居民参与开放调研与艺术工作坊的共创成果,彼此勾写出的社区生活画像与图景。 "八点半以后:社区艺术画像计划"在社区画像现场 "八点半以后:社区艺术画像计划"在社区现场 "八点半以后:社区艺术画像计划"在社区现场 在为期两个月的项目实施中,苏州当代美术馆通过两场调研开放日活动和四场费纳奇镜艺术共创工作坊与近400位居民相遇。不论是刚识字的孩童,还是 生活经验丰富的长者,都在活动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或是投出关于社区认知的一票,或是在生活交换日记中认真书写生活节奏,或是在光绘 中留下身影,或是将业余生活转化为活泼的视觉动画。 社区居民以家庭或邻里为单位围坐在一起,共同创作。在互相画像的过程中,大家用更专注的目光彼此观察;在分享与审视业余生活的同时,也激发了对 日常的重新发现与理解;而在伞面的绘制中,创意和想象力被轻松释放。当 ...
今年暑期将有20家商户陆续举办50多场展览 M50多元展览吸引八方来客
Jie Fang Ri Bao· 2025-06-24 01:57
暑假临近,全市各大文化场馆推出精彩纷呈的展览,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场艺术盛宴。其中,位于 普陀区M50创意园内的各大画廊、艺术空间纷纷发力,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参展布展,一系列新展览 吸引了八方来客。 走进位于0号楼3楼的DSZ-ART艺术空间,仿佛踏入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棉花糖般的云朵在 天空中悠然飘荡,生动的野鸭在湖面上嬉戏玩耍,拍打在礁石上的海浪溅起晶莹的水花……这里正展出 艺术家杨玉龙的艺术画作。作为一名融合设计与生活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杨玉龙的作品多取材于日常生 活,每一幅画都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这场名为《云端烟火》的展览共计展出超过30幅作品。作品大多采用水彩画创作,通过色彩、线 条、符号、光影等元素,构建出艺术家观察上海、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觉语言。市民俞女士和朋友特意前 来逛展,她说:"这个展览的作品特别生活化,每个人都能看懂,也能真切感受到画家对生活的热爱。" 在M50创意园的M艺术空间内,画风更加灵动。法国画家seth(赛斯)与上海缘分深厚,这是他继 2019年和2022年后第三次来沪布展,此次展览以沪语《小辰光》为名。斑驳的石库门老墙、待拆迁的弄 堂、被现代化浪潮冲击的传统社区……这些作 ...
套房里的艺术探索之旅:第六届北京城市艺术博览会启幕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19 03:41
(原标题:套房里的艺术探索之旅:第六届北京城市艺术博览会启幕) VIP预展 6月19日 周四 18:00-22:00 6月20日 周五 13:00-20:30 公众开放 6月21日 周六 13:00-20:30 6月22日 周日 13:00-20:00 第六届北京城市艺术博览会今日启幕,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京城初夏艺术盛宴。 博览会携手优秀当代与经典艺术机构,展出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摄影及新媒体艺术、潮流艺术 等多种艺术形式 。 本届 AFIH 也将延续并拓展"设计与当代新工艺"版块,致力于推广具有文化底蕴、精湛技艺以及独特美 学理念的收藏级设计、当代手工艺和非遗创新作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碰撞出新的火花。 首次参展的伍拾伍号院子艺术空间、翁狄森、FANCYSOPHIE索菲、EON LOOM Gallery、XYZ(学宜 座画廊)、南希画廊、Gallery KUNIMATSU Aoyama等机构将带来精彩呈现;TomuraLee、反空间、简 画廊、LCE GALLERY、BB画廊、端木良锦、深时美术馆、颖画廊、汉泽西美学空间、树艺艺术等多 家风格独具的艺术机构也将再次回归。AFIH将真正做到在地域文 ...
来上海看“天花板“级大展 奥赛博物馆在沪规模最大展览今启幕
Jie Fang Ri Bao· 2025-06-19 01:55
观众在欣赏梵高名作《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 观众在欣赏让-弗朗索瓦·米勒的《拾穗者》。 奥赛博物馆主席西尔万·阿米克表示:"在法国,这些作品分散于不同展厅,但在浦东美术馆,它们被重新组合,产生了新的 叙事可能。" 展出的杰作包括:梵高的《梵高在阿尔勒的卧室》与《自画像》、让-弗朗索瓦·米勒的《拾穗者》、保罗·高更的《塔希提 的女人》(又名《沙滩上》)、克劳德·莫奈的《夏末的干草堆》和《贝勒岛荒野海岸的岩石》、爱德华·马奈的《埃米尔·左拉》 和《女人与扇子》、埃德加·德加的《佩列蒂埃街歌剧院的舞蹈教室》和《在咖啡馆》、雷诺阿的《钢琴前的女孩》、塞尚的 《塞尚夫人肖像》。 展览特别设置儿童导览专区,通过互动装置和通俗讲解,帮助小观众理解艺术。陆家嘴集团副总经理、浦东美术馆董事长 (馆长)李旻坤表示:"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全年龄段友好'的美术馆,让美育从孩子开始。"展览还有着"增量"体验。"暑假期间 的七八月每周五至周日将延迟至22时闭馆,持奥赛展览票根还可免费参观世博文化公园的罗丹艺术中心。" 展览上雕塑和名画一起陈列。均 记者 赖鑫琳 摄 记者 李君娜 今天,上海将迎来一场堪称"天花板"级别的艺术大展——"缔造现 ...
毕业展成为城市文化空间(深观察)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6-18 21:33
眼下,各大美术院校毕业展正在全国精彩上演。继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5月率先拉开帷幕,中国美术学 院、四川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艺术院校的毕业展也相继展开。 近年来,毕业展不仅是高校美术人才培养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成为突破校园边界、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 艺术节日。美术馆入口处,排队进场的人群似蜿蜒的长龙;一件件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在社交平台持 续"出圈";丰富多样的活动点燃观众热情,形成一个个社会美育的现场。 记者日前走进2025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探看青年学子对现实的回应和对未来的畅想,感受这场青春盛 会与城市碰撞出的缤纷火花。 艺术与科技共舞 在浙江美术馆,游戏《黑客帝国》中的一名女性NPC(非玩家角色)与观众展开了一场跨次元的对话。 创作者之一王芃介绍,团队在开源项目《黑客帝国:觉醒》中植入人工智能体,控制角色的面部及语音 交互,并将植入的编码以U盘及实时程序进行展示。作品不仅揭示了智能体在摄取与处理数据时所面临 的伦理挑战,也探讨了它们在人类社会中所扮演角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如今,人工智能介入社会生活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艺术创作也不例外。在中国美院毕业展上,学子 们将AI玩出新花样,或与AI深度对话,人机 ...
当代的回响——欧美艺术家联展| 吉恩·卢克·福格斯(Jean-Luc Feugeas)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6-16 04:04
(原标题:当代的回响——欧美艺术家联展| 吉恩·卢克·福格斯(Jean-Luc Feugeas)) 吉恩·卢克·福格斯(Jean-Luc Feugeas) 地址:北京国贸商城南区地下一层SB125 1969年出生于法国,吉恩不仅是一位艺术家,同时也是一名数学家和乐队的贝斯手。他对熵的研究深深 影响到了他的艺术作品,秩序与无序的关系纠缠在他的画面中反复地被提及。他不仅在画布中探索,也 将创作场景转移到街头,秩序和混乱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地被提出和解决,他把这看做个人自我洗礼的方 式和能力。 图片来源:蛙人艺术提供 吉恩在记事起就把时间花在音乐和绘画上,后来又加入了数学。他作画的灵感常常来自他的数学熵增研 究,他创作时手边也常放着贝斯。数学的严谨秩序、音乐的不羁浪漫、绘画的潇洒飞扬都汇聚在这位法 国波尔多的男人身上。 吉恩在世界各地的部分壁画作品 吉恩在世界各地的部分壁画作品 吉恩在世界各地的部分壁画作品 展期:2025.6.1 ~ 6.30 线条一次又一次地关闭,就像一个在我们眼前成倍增长的细胞。它的意图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模糊不清。 有时候,为了变得含蓄,这条线会变得模糊。某些点可能是不同的、不确定的,但在数学上是可 ...
朵云轩总经理助理、艺术中心策展人刘晔楠:非遗与AI有很多共通之处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4 05:38
在主题为"'双A'战略邂逅活力西岸"的圆桌对话环节中,朵云轩总经理助理、艺术中心策展人刘晔楠分享说:"早在1900年,朵云轩就 已经传承了古老的木版水印技术,这是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水印与AI(人工智能)有很多神奇的共通之处,AI学习绘 画过程中,需要人工'解构'画面元素并编辑成'标注'提供给AI,再由AI运用算力不断创新'重构',生成作品。这与木版水印技艺中的 重构流程非常相似,AI与传统艺术虽相隔千年,但技术逻辑不变。早在2022年,朵云轩就将陆小曼未尽稿《夏日山居图》与AI融 合,通过人工'标注'进行学习,解构画面再'重构'生成。当时AI工程师感叹,没想到标注山水的'皴法'比写代码烧脑!这种相遇和碰 撞不仅让科技人对艺术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传统艺术界对算法有了新的认知。随后我们又参与举办了长三角人工智能奥林匹 克挑战赛,让更多青少年通过AI认识沈周的《两江名胜图》,了解并传播中国的古代书画。"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祝裕 摄 朵云轩总经理助理、艺术中心策展人刘晔楠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祝裕 摄 每经记者|包晶晶 每经编辑|张海妮 6月10日,由上海市徐汇区营商服务中心指导,每日经济新闻、 ...
在博物馆快闪中感受“偶遇艺术”,第四届蓝色港湾艺术季启幕
Xin Jing Bao· 2025-06-09 06:27
新京报讯(记者王萍)10余家博物馆快闪、高校艺术人才汇集的艺术展览和创意市集、多场展览和音乐 会……近日,第四届SOLANA蓝色港湾艺术季暨2025万花筒北京卓越青年艺术节(以下简称"艺术季") 正式启幕。本届艺术季为期138天,携手北京市卓越艺术人才(美术、设计)培养高校联盟 (BUAAD)的22所高校,将推出艺术展览、社团活动、创意市集、美育工坊、学术论坛等一系列活 动。此外,艺术季于5月24日启动了博物馆快闪轮展计划,联合10余家特色文博机构,融合呈现博物馆 文物、非遗技艺,让观众体验到"偶遇艺术"的沉浸式感受。 据介绍,本届艺术季推出艺术展览、社团活动、创意市集、美育工坊、学术论坛五大单元。其中,"万 花筒"-2025北京卓越青年艺术节作品展作为核心活动,集中呈现青年艺术家突破边界的实验性创作。即 将开展的SOLANER海报节、美育课堂等活动,将继续推动学术力量与社会实践深度结合,形成"艺术 扎根城市-城市滋养创作"的可持续生态。同时,SOLANA GALLERY蓝色港湾画廊通过空间改造焕新升 级,在本届艺术季正式成为BUAAD高校联盟产学研实践基地,同步构建成为集艺术展示、创作孵化、 商业运营于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