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古蜀道行走记》

Search documents
以书为媒,古蜀文明集中出海
Si Chuan Ri Bao· 2025-06-26 22:21
观众驻足。蒋翼鹏 摄 约仪式。蒋翼鹏 摄 四川展团的沉浸式展区吸引着读者和 《三星堆:青铜铸成的神话》版权签 四川大学出版社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的"青铜 时代的中国:三星堆-金沙"系列图书合作出版签约仪式。 蒋翼鹏 摄 四川出版物引关注。 蒋翼鹏 摄 本版图 片除署名外均由出版社提供 6月的北京,书香四溢。在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下称图博会)上,由四川18家出版社 组成的展团以"天府文脉连世界 古蜀文明共华章"为主题,在400平方米的沉浸式展区内,以600种 精品出版物和11场文化活动,向全球读者展开了一幅流动的巴蜀文化长卷。 喊响擦亮"锦绣天府·安逸四川"品牌,四川出版人以书为媒,在推动巴蜀文化"走出去"的征程上, 展开了积极行动。□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姗姗 古蜀文明 青铜铸就的文化密码走向世界 "古蜀人以青铜营造出来的神界,再现了四川先民独特的生存意象与奇幻瑰丽的心灵世界,直达人 内心深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在巴蜀书社举办的"走向世界的古蜀文明"活 动现场,向中外嘉宾解读着三星堆文明的魅力。 王仁湘直言,关注古蜀信仰是解开三星堆之谜的钥匙:"这些青铜艺术品会直达人们的内心深处 ...
美国作家贾和普:千年蜀道是文明互鉴“活化石”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1 08:18
中新社四川广元6月10日电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的千古绝唱让古蜀道成为中华文化经典 意象。在大洋彼岸,年过八旬的美国老人贾和普(Hope Justman)从欣赏唐代名画《明皇幸蜀图》到写作 《剑门古蜀道行走记》(Guide to Hiking China's Old Road to Shu),用二十五载徒步之旅丈量这条千年古 道。 这一古代天险如何转变为文化长廊?中国古代交通遗存何以与不同文明对话?如何以跨文化视角解 码蜀道海外传播?今年,贾和普再次来到四川广元徒步蜀道,中新社"东西问"独家对话这位美国"蜀道 迷",分享她的蜀道故事以及对中国古代交通文明当代价值的思考。 中国道路文明与西方罗马道路几乎同期发展,命运却截然不同。罗马帝国衰落后,欧洲古道路无人 修缮,渐渐消失;而中国道路网络却在朝代更迭中不断修缮,延续两千多年。16世纪,来华耶稣会士在 写回欧洲的信中,对中国令人称奇的全国性道路网络惊叹不已,我们由此得以管窥中国道路系统的发 达。 蜀道这一交通网络不仅连接关中平原与四川盆地,促进了国内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帮助中国成为 幅员辽阔且统一的国家,同时还是丝绸之路在西南方向的重要延伸,成为不同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