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花帖》

Search documents
处暑书意
Ren Min Ri Bao· 2025-08-23 22:42
处暑一至,北京城炎气渐退,迎来舒爽的季节。气候的转变,往往引发人的心境变化。这个时节,历代 文人墨客留下不少咏秋名篇、书画佳作。 传世书札、法帖中,不少书家记录了秋日意趣、处暑感怀,如苏轼《前赤壁赋》、米芾《秋暑憩多景楼 帖》、王羲之《徂暑帖》、王岩叟《秋暑帖》等。苏子与友人泛舟崖壁之下,怀古感兴;米芾登高望 远,咏赞镇江多景楼之壮观景色,触景生情;王羲之、王岩叟殷殷问候友人,叮嘱友人注意身体等,无 不抒发着内在情感。 明人董其昌评价此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以此视帖,我们会发现不仅字体、用笔有萧散之感,更重 要的是《韭花帖》的字距、行距均拉得很开,而行气依然纵贯呼应,章法布局清朗宽绰,点画凝而不 重、疏而不散,给人以空灵简淡的美感。前三行较后四行字距、行距稍密,尤其是首行字间距最为密 集,而后三行则较为宽松,形成了前密后疏的变化,恰似处暑节气标志着从炎热向凉爽过渡,具有一种 由动到静、由热烈到平和的转变,仿佛是节气变化在书法艺术中的一种体现。这种节奏在《秋暑憩多景 楼帖》《秋暑帖》《徂暑帖》中却并不凸显,令读帖者难以体会。 季节轮换给书家带来心境上、书写时的微妙变化。《韭花帖》没有生活中的浮躁,也没有欲望 ...
小品不小
Ren Min Ri Bao· 2025-06-14 22:12
一把折扇,吴昌硕以其"用笔如铁,泼墨如潮;铮铮之铁,茂茂之毫",鼓荡出古籀的金石之气。他的石 鼓文创作乃开新风,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一对文房联,两平方尺上下,溥心畬挥毫创制,联语写十二月花神、月令,词清调雅,蓄足了他的清 贵。其中的清明之气和闲静之美令人心旷神怡。 这便是小品书法,一股清流,一番雅趣,一抹微云,一段气象,尺幅虽小却意境深远、趣味横生,或妍 丽,或朴拙,或工致,或疏放,能尽精微,亦能致广大。咫尺之间,书者写浩茫心事,蕴生命情调、宇 宙意识,气象万千。"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小 品书法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形式简单,意涵丰富。这是凝练的中国艺术精神,彰显出中国气度与风 神。 为传递蕴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通过案头清趣和笺纸墨韵彰显新的时代内 涵,时隔10余年,中国书法家协会等日前举办了"全国第二届小品书法展览"。通过多方面努力,本届展 览的确有许多进步:同质化的痼疾被抑制,多元化的风格初露端倪,以临摹为创造的状况有所改善,书 写者在承续传统的基础上开始注重个性化表达。更有一些作者运用尺幅更小的纸绢,创作笔简趣浓、纸 短情长的真正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