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书生科学多模态大模型
icon
Search documents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科学研究(创新谈)
Ren Min Ri Bao· 2025-09-06 21:54
例如,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已发布并开源"书生"科学多模态大模型,在"通专融合"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 ——它融合了蛋白质序列、基因组、化学分子式、脑电信号等科学数据,经过科学推理专项优化,具备 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多模态能力。目前,基于"书生"大模型,我们推出了科学发现平台,并与国 内多家科研单位合作,成功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量子计算中性原子排布算法、专注于靶标发现与临床转 化评估的多智能体系统等。目前,该平台在量子计算、药物研发、高分子化学等方面均取得了进展。 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快速发展,这一趋势已成为科学界的共识。要通过"通专融合",推动整个科研范 式的系统性变革 人工智能以其基础性、平台性和通用性特点,在多个维度上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科学研究就是其 中的重要方面。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实施六大重点行 动,其中之一就是"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近年来,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数学、生物、材料科学等领 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快速发展,这一趋势已成为科学界的共识。 科学研究离不开相互影响的三个要素:研究者、研究工具和研究对象。从研究者角度看,人工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