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温超导材料
icon
Search documents
聚变磁约束结构仿星器VS托卡马克
2025-06-18 00:54
聚变磁约束结构仿星器 VS 托卡马克 20250617 摘要 欧洲核聚变领域迎来重大进展,德国 Fusion 完成 1.3 亿欧元融资,创 下纪录,并计划在 2030 年初建成 1GW 规模的聚变电站,表明一级市 场对仿星器路线的积极推进。 磁约束装置中,托卡马克与仿星器为主流。仿星器无需等离子体电流驱 动,运行更稳定,但磁场结构复杂,约束性能稍逊于托卡马克,设计挑 战性更高。 德国 W7-X 仿星器实现 43 秒放电,聚变三重级水平与中国 EAST 相当 甚至略高,突显综合指标的重要性,并验证了仿星器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可控核聚变需综合考量温度、等离子密度及能量约束时间,即核聚变三 重级。单一因素无法全面反映可控核聚变实现程度,应重点关注综合指 标。 国内核聚变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华南区 3 号装置已达到并超过 1.6 亿度 的最佳点火温度,预示未来进展或将加速。 2025 年下半年至年底,核聚变领域或受多重因素催化,包括政策支持、 产业发展(如上海超导上市、多个项目招标)、欧盟聚变战略发布及英 国投资计划等。 核聚变相关个股中,关键部件及核心部件值得关注,如偏滤器 DEB、真 空室、低温超导材料等,相关公司 ...
超导材料:供需紧张,核聚变加速的重要驱动
2025-06-16 15:20
超导材料:供需紧张,核聚变加速的重要驱动 20250616 摘要 超导材料分为低温和高温超导,前者已商业化应用于 MRI 等,但依赖昂 贵液氦;后者在磁悬浮、量子计算和核聚变有应用,但规模化制备仍面 临挑战,需降低成本并提升性能。 高温超导带材为多层结构,常用制备工艺包括 IBAD、PVD 和 CVD,其 中 PVD 法能生产平整薄膜。超导层制备方法有 PLD、MOCVD 和 MOD,各有优缺点,影响涂层导体性能。 国内外企业采用不同高温超导技术路线,如上海超导和胜驰科技用 PLD,永鼎股份控股的东布超导和 Superpower 用 MOCVD,上创超导 与美国超导用 MOD。工艺差异导致带材良率、长度和宽度不同。 超导材料在托卡马克装置中应用广泛,ITER 项目磁体投资占比约 28%,国内 EAST 项目磁体部分投资数十亿元。ITER 采用低温超导, Spark 等项目采用全高温超导技术路线。 核聚变行业加速发展,实验堆和工程示范堆规划启动,资本开支落地。 超导材料环节工序紧张,需求端提升,板块发展空间大,关注招标进展。 Q&A 超导材料的基本工艺和类型有哪些? 超导材料是指在温度降低到某一临界温度时电阻消 ...
可控核聚变近期进度更新及市场展望
2025-05-20 15:24
可控核聚变近期进度更新及市场展望 20250520 摘要 • 激光聚变已突破科学可行性阈值,而托卡马克磁约束尚未完全达到。中国 环流器十三号接近阈值,但距 Q 值上限仍有差距。美国国家点火装置净能 量增益已达 Q>5,验证了实验装置优化的可行性,但成本降低和商业应用 仍需努力。 • ITER 项目进度推迟,各国同步研发小型化和新技术应用。美国 CFS 公司 和中国聚变新能公司带动紧凑型核聚变装置研发。未来一两年,这些项目 将推进高温超导材料应用成熟化和进一步降本等关键节点。 • 核聚变商业化由私人资本主导,集中于小型化单项技术研发。磁约束(托 卡马克)寻求资金支持,磁惯性约束(FRC)侧重中子源研究。纯惯性约 束(NIF)因高精度和激光器数量难以民用。 • 国内核聚变项目由国家队主导,西南物理研究院计划广泛融资,包括地方 国资和产业投资,并计划在 2028 年后建设新一代工程堆。合肥等离子体 研究所的 EAST 和 WEST 装置力争成为首个 Q>1 的托卡马克。 • 核聚变优势在于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可实现更长时间、更高强度的等离子 体约束,高温超导材料应用逐渐成熟。挑战包括极高精度控制、巨额资金 投入和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