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元古大模型
icon
Search documents
武汉,一座离未来很“近”的城市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6-25 00:37
今年2月5日,10款人形机器人在武汉展出,其中7台来自武汉高校。武汉人形机器人缘 何能一夜勃兴? "源于武汉高校的综合科研实力。"在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赵欢教授看来,这些机器人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场持续40余年的技术与人才 接力。 20世纪80年代,当时已在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任教的熊有伦院士便开始了 机器人的研究。如今,他的学生丁汉院士朝着机器、人与环境的科研方向不断深化拓展,研 发的"荆楚""神龙"两款人形机器人分别应用于不同场景。其中"荆楚"短时间历经4次迭代, 不仅能在生活场景中提供服务,还能干工业场景中的检测、搬运等工作。 今年3月,当人形机器人"天问"在光谷咖啡连锁店端出一杯咖啡时,武汉高校的"机甲战 队"正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上"横扫千军","元古大模型"已实现岩石、化石的智能鉴 定。 当世界最强体格人形机器人H1来武汉成功"补脑"后,Manus在光谷关山口化蛹成蝶,震 动全球AI界,掀起继DeepSeek诞生后的又一波浪潮。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校长华金 急切地来武汉问道,寻求联合培养"人工智能+多学科背景"国际人才。 有人说,人工智能也许是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智为翼 探索智慧教育新模式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16 03:28
元古大模型。 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16日电(马欣欣)"请帮我识别图片中的古生物化石,并说明其生活时期及演变历 史"。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高等教育参访学校展区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讲解人员正在演示元 古大模型的化石标本识别助手,只需短短几秒钟时间,化石的外形、特征、地理分布、演化历史等信息 就跃然屏上,出众的识别效果让国内外嘉宾纷纷赞叹。 5月14日至16日,以"教育发展与变革:智能时代"为主题的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湖北武汉举办。会 议期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科大讯飞联合研发的元古大模型精彩亮相,向世界展示了AI与地球科学 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协同新范式。 嘉宾参观元古大模型。 从人工经验到AI全知——元古大模型驱动科教融合新范式 元古大模型已上线化石标本识别助手、地质文献数据挖掘工具和古生物学知识问答平台等多个智能 体。"我们要建成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地球科学教育、科研与服务平台,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模 式。"地球科学学院宋海军教授介绍道。 目前,古生物化石标本识别助手的能力已同步上线到讯飞星火大模型最新版本,可供公众及地学科研工 作者调用和使用,实现科研成果向社会服务转化。 传统教学质量评价依赖 ...
荆楚大地的智慧高教答卷
Huan Qiu Wang· 2025-05-12 09:56
来源:中国网 大模型赋能下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 类似的教与学革命也在武汉理工大学上演。学校与科大讯飞共同打造的"材料+"大模型,已为2800余名 本科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就像一位既懂材料学,又懂相关交叉学科的专业导师。"材料学院学生如 是评价。目前,该大模型已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与此同时,学校与科大讯飞联合实施的人 工智能赋能教育"1+1+N"行动计划,也正在以"教学管评服"的多场景AI赋能,成为可复制推广的高教数 字化转型"武理方案"。 科研中的"智能伙伴" AI正从减负增效的"工具"升级为科研创新的"协作者"。在华中师范大学的实验室里,博士生李同学正在 使用星火科研助手查阅文献。"过去,要研读全球每日新增的近百篇文献至少需要十几个小时;有了 它,仅需几分钟就能得到综述报告,实在是太方便了。"依托科大讯飞科技文献大模型,集成果调研、 论文研读、学术写作、垂直领域知识服务于一体,星火科研助手成为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不可或缺 的"智能伙伴"。 星火科研助手成果调研 "这个化石标本源于哪个地质年代?"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课堂上,学生拍下古生物化石图片,轻 触屏幕并输入问题,元古大模型即刻给出专业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