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周公测影台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文化中国行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华夏儿女向着星辰大海逐光而行
Yang Shi Wang· 2025-11-24 11:12
央视网消息:位于河南登封的观星台遗址建筑群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也是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编制《授时历》的重要遗址。这里既 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又彰显了古人探寻自然规律的"求真"精神。 在河南登封观星台遗址建筑群中,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周公测影台。这座始建于周朝的观测日影的设备,是我国最早装置圭表的观测台。水 平为圭、垂直为表,在阳光的照射下,表的影子在圭上缓慢移动,人们由此判断时节的更替变化。这背后还流传着"周公测影定地中"的千古佳 话。相传西周初年,周公旦辅佐周成王理政时,为了确定天下的"中心",派人遍历九州测量日影。 河南登封二十四节气非遗传承人郭杏介绍,周公在测量的时候发现,有一个日影最短的一天,影长一尺五寸,从气候上来说,从这一天了以后 就进入了最炎热的季节。从时长上来说,这一天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因为它是夏天,所以周公给它命了一个名字,叫做夏至,于是这就有了 中国二十四节气最早的第一个节气——夏至。 据《周礼》记载:"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正是对这一观测结果的文字佐证。与夏至相对应,日影最长的那天被定为冬至,而夏至 与冬至日影长度的中点,则分别是春分和秋分。 郭杏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