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G1机器人

Search documents
宇树人形机器人打擂台,竞技体育能否成为应用场景?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26 10:56
人形机器人今年忙于竞技体育。继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之后,5月25日晚,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格斗比赛 开赛,展示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和平衡能力。 擂台上,四支队伍的宇树科技G1机器人以粉、绿、红、黑头盔颜色区分,较为灵活地施展出拳、侧 踢、膝踢、闪避格挡等动作,甚至会拍屁股向对手"挑衅"。即使被击倒在地,除被KO外,机器人多能 在数秒钟内快速爬起。四队两两分组"厮杀",小组突围者再一决胜负,最终,黑队脱颖而出。 人形机器人格斗比赛现场。图:宇树科技 机器人的操作模式亦受外界关注。据宇树科技公司解释,虽然G1机器人具备AI语音操控、手柄操控、 体感操控三种模式,但AI语音操控响应延迟比较明显,参赛者均采用更精准和更易于上手的手柄操 控。而体感操控——通过穿戴设备进行遥操作,更具沉浸感,预计可在后续比赛中派上用场。 格斗比赛是机器人运动控制能力的具像化展示之一。宇树科技之外,行业内不少公司今年都在借助竞技 体育形式来提升曝光度,带动订单转化。 例如,"清华系"的加速进化举办和参加机器人足球赛。旗下人形机器人代表清华大学获得今年3月 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德国公开赛类人组成人尺寸组别的第一,还将参加今年7月在巴西举办的20 ...
小尺寸人形机器人为商业化打头阵,市场天花板有多高?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21 10:59
场景需求明显和价格优势是小尺寸机器人得以率先商业化落地的基础。业内通常将成年男性身型的大尺 寸机器人,作为未来适用于汽车制造等工业场景的款式,而小尺寸机器人更多应用于科研教育、文娱商 演、展览讲解等轻量化的场景。 小尺寸人形机器人细分市场的竞争加剧。5月21日,智元机器人灵犀业务线总裁魏强在媒体沟通会上宣 布,于5月22日开始招募合作伙伴,探路灵犀X2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按照不同配置,这款身高约1.3米 的机器人的价格范围在10多万到40万之间。 据南都记者观察,当前市面上热销的人形机器人多为小尺寸——如凭借北京亦庄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出圈 的松延动力N2机器人,销量突破千台;和"甲亢哥"斗舞的众擎机器人PM01身高也仅1.38米,订单数量 已有数百台。 记者了解到,在展厅场景,智元已和中国移动合作布局灵犀X2。智元方面解释,引入人形机器人充当 讲解员,是为了解决当前专业人员招聘难、讲解员专业知识不全面、对新产品新知识学习时间长等痛 点。 松延动力董事长姜哲源近日向南都记者表示,对教育科研和展览文旅场景的客户而言,大尺寸人形机器 人并不能带来价值的显著提升,反而成本会大幅攀升。从外部市场情况看,卖得最好的人形机器 ...
宇树科技陷入舆论质疑,王兴兴知乎发帖再回应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4-21 13:50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在马拉松赛场摔倒,让这家明星创业公司陷入广泛的舆论质疑,甚至春晚上的表现也被重新翻出来作为质疑的依据。 4月20日,有知乎网友在一则帖子中写道:"上春晚的那几个宇树机器人,上台的时候是直接升上来的,表演的时候不能做大幅度移动,下台的时候是演员一 人一台扶下去的。刘谦想要互动一下,直接死机瘫了。"该用户进而引申谈及,宇树机器人在马拉松实战中开局就摔,"很可能是因为它的质量就是这个水 平"。 针对机器人死机瘫倒的表现,王兴兴解释称,同事太激动,"误按了类似急停的按钮"。 4月19日的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上,一款宇树科技的G1机器人尚未出发,就突然瘫倒在地,随即引发大量质疑。 一位宇树科技的员工告诉南都记者:"摔倒那下,完全是误操作。"宇树科技官方也不得不发布声明澄清,为了准备人形机器人格斗直播,公司并未参与此次 马拉松,而是其他客户用自己的算法参与了比赛。"不同人操作或开发情况下,机器人的表现差别很大,请大家不要误解。"声明中提到。 当日,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用个人知乎账号回应称,春晚表演结束下台时,舞蹈演员摸着机器人后颈,"是导演想要的表演效果,舞台上全自动复杂变队 形都可以,怎么可能不能自动下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