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Search documents
废塑料如何变废为宝?最新研究发现利用细菌或可转换成镇痛药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24 05:30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通讯作者、英国爱丁堡大学Stephen Wallace和同事及合作者研究发现,名为洛森重 排的化学反应能在活细胞中发生,被大肠杆菌内的磷酸盐催化。这种化学反应能产生对细胞代谢至关重 要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他们利用化学方法降解了一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塑料瓶,得到了这 种化学反应的起始分子,并证明细胞代谢之后能修复这种来自塑料的分子。 他们还发现,这个源于塑料的分子能作为在大肠杆菌中产生对乙酰氨基酚的起始原料,产量为9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化学》北京时间6月23日夜 间发表一篇论文称,研究人员发现,大肠杆菌(E. coli)能将一种从废塑料瓶中获取的分子转换成一种镇 痛药扑热息痛(也叫对乙酰氨基酚)。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潜在策略,能将塑料废弃物以可持续的方式升 级改造成有用的产物。 该论文介绍,塑料废弃物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以可持续的方式升级改造塑料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其中,代谢工程利用生物细胞中使用的化学反应网络来产生想要的分子能与有机化学相结合,创造出新 的小分子。不过,这些反应结合后是否能将塑料 ...
塑料瓶竟“变身”为镇痛良药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24 02:04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关键来了!有一种叫做洛森重排的化学反应,居然能在活体细胞中发生。而且它还能被大肠杆菌体内的 磷酸盐催化完成。这个反应能生成一类重要的含氮化合物,而这种化合物,正是合成对乙酰氨基酚的关 键原料。 让人惊喜的是,经过一系列生物代谢过程,这些原本来自塑料的分子,不仅没有被细胞"嫌弃",反而被 成功地"修复"并转化成了药物前体。最终,在实验中对乙酰氨基酚的产率高达92%。 这项研究的意义远远不止于"塑料变药"本身。它是首次成功利用废弃塑料作为原料,在微生物体内生产 出具有药用价值的小分子。这为未来的资源回收和绿色制药打开了全新的大门。 科学家还计划探索其他类型的塑料是否也能被改造,是否还有别的细菌也具备这样的能力,以及能否用 类似的方法制造出更多种类的药物。 也许有一天,塑料垃圾不再需要填埋,建立的一个个"生物厂",用微生物的力量就能把垃圾变成能源、 药品,甚至食品。而废弃的塑料瓶将不是垃圾,而是一颗等待被唤醒的原料"种子"。 全球每年生产数亿吨塑料,其中很多最终变成了污染环境的"毒瘤"。如何将塑料垃圾变废为宝是科学家 长期研究的重点课题。现在,实验室里终于上演了一场"变身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