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钢筋片体柔性制造生产线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这样建成(工匠绝活·我在重大工程一线)
Ren Min Ri Bao· 2025-08-05 22:21
工人装吊智能取土机器人。 中铁大桥局供图 工人调试钢梁架设吊机走行部件。 中铁大桥局供图 施工中的常泰长江大桥全景。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供图 近日,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正在进行交工前的各项检测工作,预计8月基本建成。"届 时,江苏常州与泰州之间通行时间将从1小时20分钟缩短至20分钟左右,进一步推动跨江城市群协调发 展。"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常泰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现场指挥长李镇说。 自2019年10月开工建设以来,大桥参建单位不断创新、攻坚克难。从江底沉井的智能取土到云端桥塔的 钢筋"搭积木",再到一气呵成的精细化桥面铺装,建设者们以一项项自主创新不断攻克世界级难题。 常泰长江大桥参建单位——中交二航局的工程师们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创新工艺方案,沿着"钢筋片体 —块体—部品"的实施路径研制出新型钢筋片体柔性制造生产线,用于钢筋片体和钢筋块体生产。 中交二航局常泰长江大桥项目部常务副经理王辉介绍:"新型生产线集成了无人自适应布料、机器视觉 寻点焊接、倾角同步调整、机器人空间寻点焊接等流程,实现了钢筋片体自动化生产和块体机械化成 型,成型的片体精度能达到毫米级,片体和块体的生产效率均可以达到每小时8 ...
常泰长江大桥建设团队创新解决施工难题——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这样建成(工匠绝活·我在重大工程一线)
Ren Min Ri Bao· 2025-08-05 22:01
取土难题如何解决?项目组研发了一套智能取土机器人。方林坐在项目部的指挥室里,向记者展示机器 人的操作。只见他实时调整机器人位置,并通过机器人搭载的水下视频监控、前视声呐和避碰声呐传感 器对施工环境进行监测。随着钻头旋转,水底下的土块立刻被击碎,并通过管道排到沉井以外。同时, 机器人工作臂可以进行360度的旋转、伸缩,解决了取土盲区的难题。 李杰介绍:"原来进行1个作业面作业需要6个人操作,每个小时只能绞吸黏土40立方米左右。有了这款 智能取土机器人,只需要一个人操作,取土效率达到每小时200立方米,让主塔沉井的取土下沉就位作 业提前两个月完成。" 装配化施工让主塔每天"长高"1.2米 传统桥塔钢筋施工一般需要工人身处高空,将钢筋逐根绑扎,但是常泰长江大桥中塔柱为四塔肢空间钻 石型结构,空间倾斜角度达到8度,传统工艺的高空作业安全保障、施工效率和精度控制已经不适应施 工需求。 近日,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常泰长江大桥正在进行交工前的各项检测工作,预计8月基本建成。"届 时,江苏常州与泰州之间通行时间将从1小时20分钟缩短至20分钟左右,进一步推动跨江城市群协调发 展。"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常泰长江大桥建设指挥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