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昆仑煮雪
icon
Search documents
告别买断时代,本土美妆融资进入新周期
36氪未来消费· 2025-11-25 09:45
规则的改变。 作者 | 贺哲馨 编辑 | 乔芊 跨国美妆公司正通过入股本土品牌来寻求增长。 10月17日,欧莱雅宣布对中国本土护肤品牌"LAN兰"进行少数股权投资,这也是欧莱雅在中国市场的首个本土护肤品牌投资。LAN兰成立于2019年,主 打面部精华油产品。根据沙利文数据,该品牌已连续两年(2023、2024)位居国内精华油销量榜首。而不久前,欧莱雅还通过旗下美町公司斥资4.42亿 元人民币收购了自然堂6.67%的股份。 上世纪90年代初,外资日化美容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并在随后十余年间展开多起并购:强生收购大宝,联合利华拿下黑人牙膏,科蒂入股丁家宜, 而欧莱雅则陆续将小护士、羽西和美即面膜收入囊中。 然而,这些收购往往以本土品牌逐渐边缘化而告终。例如,强生原本希望借助大宝在低线市场的渠道优势拓展大众市场,但彼时前东家宝洁已率先为大宝 调整产品结构,以旗下多品牌展开低价竞争。强生收购之后,大宝市场份额从接近20%一路下滑,最终淡出主流视野。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欧莱雅对小护士的收购。欧莱雅借助小护士遍布全国的28万个销售网点,让旗下美宝莲、卡尼尔、巴黎欧莱雅等多个品牌迅速渗透至 中国二三线市场,集团在中国护肤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