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云一号火箭
icon
Search documents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扩容,商业航天企业迎来上市新通道!
Sou Hu Cai Jing· 2025-07-08 23:59
产业发展迎来关键节点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正处于从技术验证向商业化运营转换的关键时期。2024年,"千帆星座"和"国网星座"相继发射首批组网卫星,标志着大规模星座建设序幕 的正式拉开。这些项目计划形成超过1万颗卫星组成的巨型星座,将带动高频次火箭发射和批量化卫星生产需求的快速增长。 火箭技术领域的突破尤为显著。多款可回收商业火箭将在今年完成首飞任务,这意味着行业即将从前期投入积累阶段迈向投资收获期。深蓝航天等企业已完 成火箭回收的主要技术攻关,进入最后工程验证阶段。星云一号火箭预计年底前完成首飞入轨任务,明年将全面启动商业化运营。 卫星制造端同样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微纳星空已成功发射24颗卫星,建立了覆盖研发到交付的全流程服务体系。该公司通过批量化生产模式,将部分卫星 制造成本降低至数百万元规模,显著提升了行业竞争力。类似的技术进步和成本控制能力,正在成为商业航天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政策红利激发市场活力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适用范围扩大,直接解决了商业航天企业的核心痛点。此前,多数商业航天企业仅能依靠第二套标准寻求上市机会,即年收入2亿元且 市值不低于15亿元的要求。这一门槛对火箭企业而言几乎无法达成,卫星企业也 ...
科创板新政护航商业航天产业
■科创板包容性改革回响 科创板新政护航商业航天产业 2024年9月22日,深蓝航天"星云一号"火箭高空回收飞行试验 ■科创板包容性改革回响 天仪研究院涪城一号SAR卫星与张掖星座空间公司神启号SAR卫星的双星重轨干涉案例 深蓝航天额济纳旗航天港 ◎记者 刘怡鹤 "我们从去年开始准备上市事宜,今年券商已进场开展各项上市准备工作,第五套标准的新政一方面为 我们提供了新的选择机会,另一方面有望加快我们的上市进程。"天仪研究院副总经理吴兴贵说,新政 出台后,公司和辅导券商已开始评估第五套标准对公司的适用性。 由于上市退出的预期明确,一级市场的投资热情也再次被调动。记者采访的几家公司反映,一方面原有 股东提出了追加投资意向,另一方面更多的是不断有新机构来和公司接洽。 长期研发投入高昂、盈利节点尚未到来,更缺乏行业先例……自2015年我国最早一批商业航天公司诞生 以来,政策导向逐渐清晰,产业蓬勃发展,但上市的曙光始终不明朗。 最新发布的《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将商业航天纳入第五套标 准,精准化解商业航天企业的盈利痛点,商业航天科创企业紧锣密鼓地开始行动起来。 近两年来,商业航天连续被写入 ...
双湾联动,双向奔赴,无锡携手粤港澳大湾区发力科技创新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08 15:41
未来,无锡和粤港澳大湾区将迎来什么样的发展机遇?7月8日,"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媒体无锡行"活动启动。来 自粤港澳大湾区20余家媒体近30名记者走进无锡,开启为期三天的走访,聚焦产业创新、人文经济、生态宜居等 领域,记录双湾共舞、共创未来的精彩新篇章。 无锡主动融入大湾区携手实现科技创新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无锡探索建设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合作(无锡)试验区的第四 年。 近年来,无锡紧扣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动"拥抱"粤港澳大湾区,持续深化两地在产业、科创、人才等领域 的协同合作,推动形成了"双湾联动、双向奔赴"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无锡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资源富集区,积极承接创新要素溢出。"在媒体见面会上,无锡市发展 改革委战略处四级主任科员钱怡静介绍,无锡市先后推动无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中心成立运营、无锡深 港协同创新中心升级扩容、无锡香港科创中心高效运行等。同时加快无锡经开区作为长三角—粤港澳(无锡)科 创产业融合发展区核心区的建设,太湖湾信息园一期启动区建成,黄金湾科技园正式开园。此外,深圳市大数据 研究院无锡创新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无锡未来技术学院也建成投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