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灌溉系统
icon
Search documents
北斗导航绘制“丰收图景” 农机驰骋助力“三夏”颗粒尽归仓
Yang Guang Wang· 2025-06-14 11:37
央广网北京6月14日消息 三夏时节,金黄麦浪席卷神州。沃野之上,北斗导航系统为播种画下厘米级精度的轨 迹;黄土高原,5G物联平台构建起全域感知的"农田数字大脑";江南水乡,无人化作业闭环贯通耕种管收全流 程……当这些硬核科技深度融入沃土,千年农耕文明在智能引擎的推动下焕发新生。为记录这场生产力跃迁,央 广网记者深入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山西、湖南、黑龙江、安徽的粮食主产区,见证科技如何改变农耕图 景。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三夏"全国投入各类农机具超1700万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80多万台、跨区作业 超20万台。以智能为犁,以数据为种,科技赋能的规模化生产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精度,为筑牢"大国粮仓"注 入强劲动能。 精准调度,绘就丰收路线图 广袤田野之上,"三夏"生产的壮阔画卷在华夏大地铺陈开来。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农忙时节,高效精准的调度成为 保障丰收的关键引擎。 在焦作沁阳市柏香镇南王村,收割机在收割麦田(央广网发 张新雨 摄) 在河南省焦作沁阳市柏香镇南王村种粮大户万金虎的麦田里,1150亩小麦开镰收割,看着收割机在麦田里开展夏 收作业,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万金虎脸上:"我种了1150亩地,看这几天天 ...
中经评论:为强村富民插上“数字之翼”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5-16 08:53
乡村振兴,数字先行。近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 《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锚定强农惠农富农任务目标,部署9个 方面重点任务,着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美好生活,过去不敢想象的场景,而今照进现实。广袤田野间,农田装上"智慧脑", 农民动动手指就能远程操控灌溉系统;日常生活中,村村通快递,农民足不出户就能"买买买";在产业 发展层面,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一批批"新农人"化身"兴农人",借助短视频平台推介家乡特产, 让深山好物走向全国;在文化传播领域,乡土文化搭乘数字快车火爆"出圈",VR农耕生活体验、直播 非遗手工制作、云游田园自然风光,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也能"身临其境"感受乡风乡韵。 "数"连万物,"数"享未来。为强村富民插上"数字之翼",乡村振兴的步伐必将更加稳健有力。(中国经 济网评论员 梁瑜) 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富裕起来,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 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到2019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目标任务,再到2024年《数字乡村建 设 ...
农学专家分赴我省多地助力农作物抗旱
Xin Hua Ri Bao· 2025-05-02 23:20
当前正值桃树果实快速生长期,土壤干旱影响桃子的生长。在扬中市新坝镇,桃农张师傅面对着自 家10余亩的果园正犯愁:"桃园土壤水分严重不足,但又怕水浇多了,不利于桃树坐果。" 得知张师傅的难题后,扬州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果树团队负责人谢兆森教授带领团队前往桃园"把脉 问诊","大水漫灌会损伤桃树毛细根,我们建议改用滴灌带精准补水,这样既能节约用水量,又能确保 水分直达根系。"在查看了桃树的生长情况后,谢兆森提醒张师傅,天旱树弱,蚜虫更易肆虐,可以在 果园悬挂黄色黏虫板诱杀,同时采用生物农药开展果树病虫害防治。 进入5月,气温节节攀升。气象数据显示,刚过去的4月,全国平均气温12.95℃,为1961年有完整 观测记录以来"第三暖"的4月,我省平均气温则为同期最高;今年2到4月,我省降水量较常年偏少 40%。春耕时节遭遇接连的天晴少雨天气,"抗旱"成为关键词。 "朱教授,您看这麦子,叶子都开始打卷了!"4月底,在盐城市大丰区草庙镇的麦田里,桂丰家庭 农场负责人李生桂指着略显干黄的麦苗,焦急地向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扬州大学农学院的 朱新开教授求助。 朱新开俯身拨开麦丛,手指探入土层。"土壤湿度比想象中乐观。"他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