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博物数字藏品平台

Search documents
越来越多顶级文物在“数字孪生”中“复活”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10-02 19:13
坐落于北京中轴线上的故宫博物院,推出"数字文物库",文物资料的数量不断增长,目前已经有100多 万件文物被记录保存;距离故宫博物院2000多公里之外,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上,"数字敦煌"资源库吸 引了78个国家的访问,访问量超过2000万人次…… 当博物馆遇上数字化,公众与博物馆的连接方式正在被改变,这也推动着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保护与传 承。"数字技术让文化遗产'家底'更清晰更完整,管理更精准更科学。"近日,在2025北京文化论坛上,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说,数字化管理构建了资源管理新格局。 9月23日,在2025北京文化论坛"保护传承: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平行论坛上,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朱鸿文分享了故宫近30年数字化的发展历程。受访者供图 文物有了"数字孪生体"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介绍,故宫用时20多年,完成了超过100万件文物数据的采集,未来计划再用 10到20年,让195万件文物悉数数字化。敦煌研究院副院长俞天秀介绍,敦煌研究院已经完成300个洞窟 的数字化采集,200个洞窟的数据处理,212个洞窟空间结构、45身彩塑、16个遗址的三维重建,5万余 张历史档案底片数字化,总数据量超过 ...
数“智”上博 创见未来
Ren Min Ri Bao· 2025-09-26 21:45
数字孪生,赋能考古未来。上海博物馆是国内最早开展文物保护科技工作的博物馆之一。我们正在建 设"长江口二号"沉船考古与保护数字孪生系统,通过开展全生命周期考古发掘信息数字化采集、建设全 业务流程管理平台、搭建数字化考古成果展示利用平台,形成"长江口二号"沉船专有的场景数字孪生, 为构建考古"元宇宙"提供场景示范和重要组成,并为"长江口二号"沉船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提供科学 精准、全方位的数据资料保障。我们希望,随着上海博物馆北馆建设的同步推进,这一系统的落地将真 正实现"长江口二号"沉船数字化考古全过程管理,为中国水下考古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上博方案"。 智慧转型,构建博物馆管理新生态。随着"大博物馆计划"的推进,上海博物馆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 为"智慧化转型",积极构建智慧博物馆"3M"体系,即基于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藏品智慧保护(AIM)、 基于场馆运营可视化的智慧管理(BIM)和基于观众体验度的智慧服务(CIM)一体化系统,我们希望 通过智能化技术的深度应用,全面提升博物馆场馆运维效率、藏品管理能力和观众服务体验,为博物馆 的科学决策、精准运营和服务升级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构建博物馆智慧管理新生态。如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