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滴灌设备
icon
Search documents
焦点访谈|一喷三防、水肥一体化 科技赋能实现全国夏粮稳产丰收
Yang Shi Wang· 2025-07-12 15:33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国家统计局7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单产持平,夏粮总产量2994.8 亿斤,是仅次于去年的历史第二高产年,全国夏粮实现稳产丰收。但是,今年部分夏粮产区遭遇了干旱、高温等不利天气条件, 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国家提出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推动农业科技的应 用。那么,在这些不利天气条件的影响下,这些夏粮产区是如何应对的呢? 六月下旬,山西洪洞县的农民刚一完成小麦抢收,立即开始装车卖粮。田间地头的收获正转化为颗粒归仓的实在成果。 种植户李赵平正忙着把今年收获的660吨小麦装车,经过几天的忙活,还剩下最后的50吨,他打算两天内全部装完卖掉。 山西洪洞县众禾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赵平:"前期天气一直干旱,担心产量上不去,通过浇地补救,还有政府的'一喷三防',核算 下来产量较去年每亩地还增加了几十斤,我心里挺高兴。" 洪洞县所处山西省的小麦主产区,今年山西南部地区出现了罕见的冬春连旱,这里遭遇到十几年没有过的干旱天气,连续超过半 年没有有效降水。 尤其是小麦成熟前的灌浆期是籽粒形成和充实的关键阶段,需水量占整个生育期的30— ...
时报观察|夏粮丰收在望 农业技术进步立了大功
证券时报· 2025-07-01 00:00
夏收已接近尾声,今年有望再迎一个丰收年。丰产的背后,离不开农业技术的进步,包括灌溉技术、 育种技术、农业专业技术服务能力的提升。 传统农业收成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近些年,国内一些地方干旱天气不断,今年同样如此,持续干旱、高温、 大风日数偏多。此时恰逢小麦孕穗期至抽穗期,需要大量水分。麦田如果缺水干旱,会减少亩穗数,对穗粒数 也有较大影响。 河南是小麦种植大省,每年小麦播种面积达8500万亩。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和技术正在快速推广应用。小麦 播种时,滴灌带随着播种机械一同铺设至田间,连接主管、接上水井后,浇地十分方便。亩次灌溉用水量由原 来的200立方米降为40立方米,减少了地下水抽取。另外,滴灌配合施肥罐,还能实现水肥一体化,降低了施 肥难度,也便于作物吸收。滴灌大大减少了劳动数量和劳动强度,管理起来比较轻松。因为滴灌可以做到少量 多次,根据农作物需求进行灌溉,保证了农作物一直处于比较良好的墒情中。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 究相关 行 为主体 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滴灌本 ...
【榆林】发展高效旱作节水农业
Shan Xi Ri Bao· 2025-06-02 22:52
2023年,榆林粮食播种面积达1099.2万亩,位列陕西第一; 答案写在田间地头—— 从"人追着水跑"到"水跟着苗走",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鼠标一点管千亩",榆林在黄土高原展 开"藏粮于技"的探索实践。 ■ 一场"滴水必争"的突围 5月19日,米脂县郭兴庄镇阳石坬村,水肥一体化设备正为农田精准"解渴"。该村党支部书记李雄 感叹:"现在有了节水设备,不用再靠天吃饭了。" 曾经,榆林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十年九旱是常态。 榆林人深知,改变局面,首先要"争水"。 2022年,榆林市出台发展高效旱作节水农业五年行动方案,多措并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024年,榆林高效旱作节水农业项目区粮食产量突破亩均400公斤; 今年,榆林计划新实施高效旱作节水农业59.73万亩; …… 曾被称作"沙漠之城"的榆林,如何通过发展节水农业,成为陕西重要的"生态粮仓"? 眼下,榆林市正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应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农田节水技术,提升 灌溉效率、增加底墒,为粮食生产筑牢根基。 按照"用好天上水、用足地表水、适度利用地下水、保住地中墒"的思路,榆林各地采取"节、集、 蓄、调"四类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占据多个行业重要地位,印企靠“低端创新”经营非洲市场
Huan Qiu Shi Bao· 2025-04-27 22:54
【环球时报记者 苑基荣 环球时报驻阿尔及利亚、埃及特派记者 郝瑞敏 黄培昭】编者的话:"有生意的地方就有印度人"——这是一句流传在非洲 商界的话。在非洲多国,印度商人在金融、制药、电信、零售等行业都占据了重要地位。那么,印度商人在非洲市场采取了怎样的经营理念和经 营模式,对当地商业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又面临哪些争议和挑战?《环球时报》记者对此展开采访调查。 " 家族织网 " ,连续经营 4月22日至24日,第十一届马格里布制药博览会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举行,这是非洲最大制药技术博览会,现场热闹非凡,来自各国的参展 商和采购者穿梭其中,各种先进的制药设备和创新的医药产品令人目不暇接。然而,最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印度商人在非洲医药行业的强大存在 感。 踏入展馆,印度参展商的展位星罗棋布,占据了相当大的区域。他们的展位设计各具特色,有的采用现代简约风格,突出展示产品的科技感;有 的则融入了印度传统元素,彰显其独特的文化底蕴。这些展位前,总是围满了前来咨询和洽谈的客户,印度商人们说着流利的英语,热情地介绍 着自家的产品和服务。 在南非德班,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他来自印度,在德班的印度人有近百万。印度古普塔家族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