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演艺新空间戏剧
icon
Search documents
小剧场:拥抱潮流,坚持品质(面对面)
Ren Min Ri Bao· 2025-09-24 23:22
对话人: 樊 星(繁星戏剧村创始人) 李 歌(鼓楼西剧场总经理) 周飞亚(本报记者) 小剧场是戏剧繁荣发展的一个风向标,承担着戏剧人才培养、剧目孵化、观众培养等众多功能。近年 来,随着"演艺新空间"的热潮涌动,小剧场的发展似乎进入了一个相对沉寂阶段。对于行业来说,这意 味着什么?小剧场在整个戏剧生态中又该如何定位?我们邀请北京比较有代表性的两家小剧场负责人, 分享来自一线的观察和思考。 ——编 者 李歌:鼓楼西的观众定位很明确,以北京近百所高校的师生、文艺青年为主。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做高 校剧团公益展演,这既是培养高校的戏剧力量,也是培养观众群——很多学生人生中第一次看话剧,可 能就是看同学的戏。目前,第三届展演刚刚结束作品征集,将在10月开幕。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内容。 我们不焦虑如何抓住年轻观众,我们焦虑的是如何把内容做好。9月初剧场上演的《欠你一枚小红 星》,用老调填新词,讲一个主旋律的故事,非常动人,很多年轻观众留言"小红星带我喜欢上京剧"。 这证明,好内容永远不缺市场。 记者:您怎么看待小剧场在整个戏剧生态中的定位?它的特点、作用或者说意义是什么? 樊星:小剧场概念诞生于法国,本身只有100多年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