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控4D打印展教装置

Search documents
让公众与前沿科技第一时间“零距离”接触——科普如何“快半拍”?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9-30 08:11
来源:光明日报 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合肥的大科学装置等前沿科技科普场所迎来一批又一批外地游客;北京经 开区联合新兴科技企业设计的科普研学路线,预约通道开放即"秒光";各地科技馆爆满,即使节假日加 开夜场,预约名额也供不应求……中国科协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科普月期间,超5亿人次参与各类网 络科普活动,"千万IP创科普"话题传播量超138.5亿人次。 这一幕幕火爆场景,折射出当前科普领域突出的矛盾:公众对前沿科普的热情持续升温,但优质科普展 品的供给速度却难以匹配需求。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爆满背后是对科普"快半拍"的期待 9月的中国科技馆,人流如织。该馆最新推出的"科创筑基·科普惠民"创新成果展异常火爆。"节假日的 预约通道一开放就'秒光'。"在中国科技馆,一位带着孩子从外地专程赶来的家长说。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观众像发现新大陆般围着一块块"神奇布料"——这是复旦大学彭慧胜院士团队研 发的可穿戴电子织物。这些看似普通的布料,不仅能给手机充电,还能变身显示屏,未来甚至可能成为 电池、传感器。"这比科幻电影还酷!"一位中学生兴奋地触摸着展品。 祖冲之三号超导量子计算机模型前人头攒动 ...
可穿戴电子织物、软体机器人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推出这样一批最新科技成果展示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9-05 14:22
每经北京9月5日电(记者周逸斐)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5日,中国科协举办科普月媒体开放日活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中国科技馆近日推出"科创筑基·科普惠民"创新成果展,集中呈现了来自30多个科研团队的智慧结晶以及中国科技 馆联合多家科研院所、高校与科技企业共建科普实验室的科普成果,以可观看、可倾听、可互动的方式,推出了一批源自最新科技成果并首次亮相的"首台 套"创新展品。 "这些可以抓取脆弱、易变形物品的软体灵巧手,是由智能材料通过4D打印制造的,我们可以根据抓取对象的特点优化设计出不同的灵巧手构型。通过改变 磁场的方向和分布,使软体机器人翩翩起舞,它们就像有了生命一样。随着技术发展,磁控4D打印软体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扩展至具身智能、 低空经济、可穿戴康复设备等领域,推动'活'的机器人融入人类生产生活。"李振坤介绍。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李振坤在现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讲解,4D打印是一项前沿颠覆性技术,它在3D打印的"空间维度"上,加入了智能材料的响应"维 度",可以制作可变形的智能结构以及刚度可变的结构。 为了让这一前沿技术触手可及,李振坤及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