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收购智能扦检系统

Search documents
智能化收购破解“人情粮”乱象
Jing Ji Ri Bao· 2025-05-28 18:43
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遏制了"人情粮",更重构了粮食收购的生态,建立起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秩序。 更重要的是,智能化收购通过精准的质检和严格的监管,确保了入库粮食质量,从源头上守护了"舌尖 上的安全"。 一年一度的夏粮收购即将全面展开。传统收购过程中存在的"压级压价""抬级抬价"等"人情粮"乱象,既 损害农民利益,更扰乱市场公平。如今,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深度应用,通过智 能定级、数据存证、实时监控等手段,构建起防干预、可追溯的智能化收购体系,将有效规避人为干预 因素,从源头遏制"人情粮"问题滋生。 人为操作空间大、监管难度高,是"人情粮"存在的根本原因。一是我国大部分涉粮企业和基层粮库收购 自动化水平低,粮食扦样和质量检测几乎完全依靠人工完成,在粮食的水分、杂质、容重等关键指标 上,质检员主观裁量空间大,可以根据亲疏关系随意调整标准,对关系户的粮食"高抬贵手",对普通农 户的粮食"吹毛求疵"。二是信息不对称,违规行为难以被发现,农户在卖粮时无法实时获取检测数据, 难以追溯问题,即使怀疑"压级压价",也因缺乏证据投诉无门。三是收购环节利益链条复杂,一小部分 粮库检斤、扦样、化验、结算等关键岗位工 ...
粮食减损过硬“新招”让颗粒归仓有保障 科技赋能夯实粮食安全
Yang Shi Wang· 2025-05-28 03:27
央视网消息:5月27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湖南长沙启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10项粮食流通科技创新成果,引导行业 科技力量协同发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这10项成果涉及粮食仓储、粮油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其中,粮仓智慧绿色储粮技术体系创新,主要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储粮数量高精 度监测、储粮物联追溯技术,提高储粮管理水平。 粮食减损出新招 小麦"即收即烘"不过夜 粮食收购智能扦检系统已在湖南益阳应用,实现了稻谷、玉米等粮食收购、出库环节自动扦样和22项质量指标无人化检验。 下午2时到傍晚是农民送粮的高峰期,几乎每10分钟就有新收获的小麦送到烘干中心。对于农民来说,麦子收购有标准,水分是一个"硬杠 杠"。多一些水分,直接影响收购价格,进而影响收入,马虎不得。 据了解,当地不少农民对于产后节粮减损、烘干进仓服务都有需求。 "十四五"期间,我国持续加强绿色储粮技术创新系统集成,推广应用绿色储粮技术,全国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超2亿吨,应用气调储粮 技术仓容超5500万吨。 在四川,小麦从田间收割到烘干入库实现"不过夜",科技赋能让"颗粒归仓"更有保障。 后端烘干能力的加强,让小麦机收更加顺畅。在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