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塞

Search documents
被逼成「噪敏人」的年轻人,买出一个千亿产业
36氪· 2025-05-15 12:59
以下文章来源于温度纪 ,作者温度纪 温度纪 . 有温度更有态度 安静,城市中的奢侈品。 文 | 李荔 编辑 | 路子甲 来源| 温度纪(ID:wenduji0401)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每天凌晨刚准备入睡时楼上的脚步声,成为压垮年轻人睡眠的最后一根稻草。辗转反侧后,他们摸索着戴上耳塞,试图从中过滤出一丝可以入睡的寂静。越 想逃避,注意力反而越来越多地放在声音上,一点点响动就会变得烦躁不安。 这种对声音的异常敏感,在社交媒体上常被确诊为"噪敏"。 "噪敏"是在正常环境下,个体对噪声影响的敏感性高于常人,包括听力感知能力敏锐、对声音 的烦躁不适,进而呈现睡眠干扰、注意力分散等连锁反应。 小红书上网友关于噪敏症状的讨论 "噪敏"这个词,乍一听,容易让人觉得是自身过于敏感所致。但实际上,噪音是能够用分贝精确量化的客观存在。在噪音环境中感到身心不适,是人体的正 常应激反应。当建筑隔音缺失制造的生理伤害被冠以"敏感"之名,真正的病灶正在钢筋混凝土中持续滋长。为了对抗噪音,年轻人毫不吝啬,慷慨解囊,只 为还自己生活一个清净。 耳朵沦为刑具 90后林然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噪敏",是在去年春节。楼上邻居的孩子开始频繁光脚奔 ...
如何预防噪声污染?中疾控专家提示
Ren Min Wang· 2025-04-28 09:41
对劳动者个人来说,佩戴耳塞和护听器是减少噪声污染、保护听觉器官的有效措施。但是,佩戴防 护用品并不意味着就进了"保险箱",如果耳塞、护听器选择不对,或者佩戴不正确,也可能出现听力损 失或者噪声聋。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今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关爱劳动者职 业健康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孙新提醒大家,一是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耳塞和护听器;二是要掌握正确的佩戴方法,劳动者在 进入噪声作业场所之前,要佩戴好,另外在工作期间要坚持全程佩戴;三是要减少在生活娱乐时的噪声 污染,例如要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听音乐。大家听音乐时,也尽量把音乐的音量调到适中。 会上,有记者提问,在生活和工作中,噪声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噪声可能对人体造成哪些健康损 害?工作中应该如何预防噪声的污染? 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所所长孙新表示,噪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几乎无处不在。噪声的暴露 主要造成了听觉系统的损伤,例如导致听力损失,严重者导致噪声聋。噪声的强度越强、接触时间越 长,导致的健康损害是越严重的。 工作中如何预防噪声污染?孙新表示,首先对于用人单位来讲,一是要改进工艺,优先采取降噪材 料,降低工作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