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碳管理综合平台

Search documents
从乡村到园区,降碳“文章”这样写——浙江推进低碳转型发展见闻
Xin Hua Wang· 2025-08-09 10:09
村子里,一辆刚"吃饱"清洁电力的新能源汽车缓缓驶出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园区内,屋顶光伏设备产生的电力保障着园区17家企业的用能需 求;茶山上,生态种植的茶叶将被打上"碳标签"走向市场…… 记者日前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浙江,触摸城乡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强劲脉动。 在杭州市余杭区径山村,降碳这篇文章有着不一样的写法。 村民王俊霞家开办的民宿里,采用当地随处可见的竹子制成的纸巾盒、水果篮、收纳筐,代替了常见的塑料制品,受到客人们的喜爱。这个"以竹 代塑"的低碳民宿院门口,一个小牌子上公示着家庭的积分。 王俊霞说:"我们通过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获得的积分,可以兑换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村民从一开始嫌麻烦,到现在已经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了。" "我们要着力打造低碳生活的全场景,让老百姓在美如诗画的景色中健康快乐和谐地生产生活。"径山村党委书记俞荣华表示,当地着力探索"生态 增汇、生产降碳、生活减碳"的特色路径。 烈日下,杭州市萧山区梅林村美好生活中心屋顶上排列整齐的光伏面板正"努力工作",将阳光源源不断转化为电力,送到村民家中。 这个村庄如今正以光伏发电为核心打造"低碳乡村"。 "我们在梅林美好生活中心率先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