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4D自动标注算法

Search documents
从BEV到端到端,谈谈自动驾驶数据闭环的核心~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14 10:36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千万级4D标注方案应该怎么做? 实际工作中, 自动驾驶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高效低成本的获得高质量的数据集成为了自动驾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自动驾驶感知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于标 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标注任务也越来越难。 Camera/Lidar 联合标注、 3D OCC分割、环视Camera BEV、端到端标注... 如何向特斯拉那样,完成vector space 的 自动化标注,目前各家都在搭建自己的自动化真值系统。自动标注算法(auto-labeling)其实就是高精度的真值生成算法,可以不受车端的算力限制,并且可以用全时序 的数据来联合优化结果。因为是离线的,精度怎么高怎么来。 这么一套系统,除了可以做自动化的标注/预标注, 也有很多其他的作用, 例如可以挖掘corner case, 指 导车端模型训练等。总结来说,当下的自动标注重点关注时空一致性下的多任务标注: 动态障碍物标注、静态元素标注、通用障碍物OCC标注、端到端标注等等...... 和以往各感知任务单独标注不同,动静态障碍物、OCC ...
都在抢端到端的人才,却忽略了最基本的能力。。。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12 06:36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量产不仅仅是模型算法。。。 自2024年中旬始,业内某新势力一个不到900人的智驾团队,从业内垫底到一路反超,甚至打平了小鹏。 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该新势力就成为业内一众主机厂在智驾能力上讨论与对标的对象。不出意外,这家公司的智驾人才也被各家公司疯狂挖墙脚,自从2024年底,无 论什么职级,几乎每个工程师都收到过猎头电话。 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自从去年下半年至今,被裁与挖走的人也有半年数月,为何鲜少听说哪个团队做出了好系统? 而这背后最大的壁垒,其实就是数据闭环。最近有幸和很多业内的小伙伴交流,大家普遍形成了一个共识: 模型算法只是智驾能力从0到10的关键,却不是从10到100 的核心。未来是海量自动标注数据的时代! 智能驾驶的量产开发已经到了深水区,各家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做量产落地。其中泛化的核心关键便是如何高效&高质 量的获取4D数据自动标注。一方面人工精标周期长、成本贵,对于量产泛化的关键周期是非常大的阻力,因此高质量的4D自动标注是业内非常重要的一环,无论是3D 动态目标、OCC、静态标注还是端到端 ...
最近才明白,智能驾驶量产的核心不止是模型算法。。。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08 12:45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千万级4D标注方案应该怎么做? 最近有幸和很多业内的小伙伴交流,大家普遍形成了一个共识: 模型算法只是智驾能力从0到10的关键,却不是从10到100的核心。未来是海量自动标注数据的时代! 智能驾驶的量产开发已经到了深水区,各家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做量产落地。其中泛化的核心关键便是如何高效&高质量的获取4D数据自动标注。一方面人工精标 周期长、成本贵,对于量产泛化的关键周期是非常大的阻力,因此高质量的4D自动标注是业内非常重要的一环,无论是3D动态目标、OCC、静态标注还是端到端标 注。 相比于车端的感知算法,自动标注系统更像是一个不同模块组成的系统, 充分利用离线的算力和时序信息,才能得到更好的感知结果, 实际落地的时候,对于工程师 的能力要求上了一个档次,想要把这些大模型大系统玩转的好和高效,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自从端到端和大语言LLM横空出世以来,大规模无监督的预训练 + 高质量数据集做具体任务的微调, 可能也会成为量产感知算法下一阶段需要发力的方向。同时数 据的联合标注也是当下各家训练模型的实际刚需, ...
当下自动驾驶的技术发展,重建还有哪些应用?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6-29 08:19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4D标注之静态元素 这些天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当下自动驾驶的技术发展,重建还有哪些应用? 起因是身边做SLAM的小伙伴抱怨现在工作都找不到,SLAM的职业发展空间正在逐渐缩小。而且当下自动驾驶所需要的重建也在向前发展,不再是SLAM相关的技术 栈了。。。 回到问题本身,重建当下在4D标注 - 静态元素上的应用还是很广的,当然核心技术不再局限在SLAM上。车道线及静态障碍物标注,还是强依赖在重建图上标注的~2D 空间标注,每个时间戳下都需要再图像上进行标注,模型做语义分割+深度预测,这种方式耗时费力,实时上,只需要重建出3D静态场景,在重建3D场景中静态元素 只需标注一次。 重建的目的主要有两个: 输入:根据lidar或者多个周视摄像头重建得到的3D重建图 输出:矢量车道线及类别,单条车道线用多个有序点表示组成折线,例如一条车道线为(N,3),其中N为车道线点的数量,3为xyz空间坐标值 获取地面重建图2D(BEV+高度)车道线和地面标识; 重建静态点云 3D(静态障碍物)。 在梳理下重建的整体流程,这里面涉及 ...
数据闭环的核心 - 静态元素自动标注方案分享(车道线及静态障碍物)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6-26 13:33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4D automatic annotation in the autonomous driving industry, highlighting the shift from traditional 2D static element annotation to more efficient 3D scene reconstruction methods [2][3][4]. Group 1: Traditional 2D Annotation Deficiencies - Traditional 2D static element annotation is time-consuming and labor-intensive, requiring repeated work for each timestamp [2]. - The need for 3D scene reconstruction allows for static elements to be annotated only once,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efficiency [2][3]. Group 2: 4D Automatic Annotation Process - The process of 4D automatic annotation involves several steps, including converting 3D scenes to BEV views and training cloud-based models for automatic annotation [6]. - The cloud-based pipeline is distinct from the vehicle-end model, focusing on high-quality automated annotation that can be used for vehicle model training [6]. Group 3: Challenges in Automatic Annotation - Key challenges in 4D automatic annotation include high temporal consistency requirements, complex multi-modal data fusion, and the difficulty of generalizing dynamic scenes [7]. - The industry faces issues with annotation efficiency and cost, as high-precision 4D automatic annotation often requires manual verification, leading to long cycles and high costs [7]. Group 4: Course Offerings and Learning Opportunities - The article promotes a course on 4D automatic annotation, covering dynamic and static elements, OCC, and end-to-end automation processes [8][9]. - The course aim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algorithm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autonomous driving [8][9]. Group 5: Course Structure and Target Audience - The course is structured into multiple chapters, each focusing on different aspects of 4D automatic annotation, including dynamic obstacle marking, SLAM reconstruction, and end-to-end truth generation [9][11][12][16]. - It is designed for a diverse audience, including researchers,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s looking to transition into the data loop field [22][24].
为什么做不好4D自动标注,就做不好智驾量产?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6-25 09:48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15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千万级4D标注方案应该怎么做? 智能驾驶算法的开发已经到了深水区,各家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做量产落地。其中一块最关键的就是如何高效的完成4D数据自动标注。一方面人工精标周期长、成 本贵,对于量产泛化的关键周期是非常大的阻力,因此高质量的4D自动标注是业内非常重要的一环,无论是3D动态目标、OCC、静态标注还是端到端标注。 相比于车端的感知算法,自动标注系统更像是一个不同模块组成的系统, 充分利用离线的算力和时序信息,才能得到更好的感知结果, 实际落地的时候,对于工程师 的能力要求上了一个档次,想要把这些大模型大系统玩转的好和高效,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自从端到端和大语言LLM横空出世以来,大规模无监督的预训练 + 高质量数据集做具体任务的微调, 可能也会成为量产感知算法下一阶段需要发力的方向。同时数 据的联合标注也是当下各家训练模型的实际刚需,以往分开标注的范式不再适合智能驾驶的算法发展需求。今天自动驾驶之心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下4D数据的标注流 程: 最复杂的当属动态障碍物的自动标注,涉及四个大的模块: 而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