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航天灵犀03星

Search documents
带你探秘银河航天!他们是如何“造星”“织网”的
Jin Rong Shi Bao· 2025-06-20 14:46
2023年3月30日,由银河航天承担研制的四颗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成功发射。本次四颗InSAR卫星的批量研制,验证了银河航天在产业链垂直整合方面的能力,整星所涉 及的元器件、部组件均实现自主可控。此外其在轨编队构型采用了"一主星+三辅星"四星车轮式编队, 是国际上首例。 银河航天首席科学家张世杰介绍,2023年7月23日,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平板式可堆叠卫星—银 河航天灵犀03星成功发射。该星是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卫星,主要功能为低轨宽带通信,这也是 我国首次在轨对多星堆叠发射技术进行验证,为我国巨型低轨通信星座的快速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银河航天SAR卫星总师段晓介绍,2024年11月30日,银河航天在海南商业发射场成功发射自主研制的卫 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同年12月17日,银河航天承担研制的四颗SAR卫星(航天宏图PIESAT-2 09~ 12星)发射成功。银河航天在国内率先实现SAR卫星批产,不断提升SAR卫星的总体研制能力。 北京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源地,核心研发单位占全国50%以上,拥有大部分国家航天大型研发配套基础 设施和专业型技术人才。目前,北京商业火箭 ...
在北京,商业航天“冲”出新势力
Ke Ji Ri Bao· 2025-06-19 23:39
"朱雀三号"是蓝箭航天研制的中国首款不锈钢液体运载火箭,其箭体采用的不锈钢材料具有耐高温性 能,在重复使用上具有显著优势。"'朱雀三号'火箭一级发动机在火箭回收后可不下箭检查,加注完成 即可再次飞行,成本相较一次性使用火箭可降低80%到90%。"6月18日,蓝箭航天副总裁张静茹在采访 活动现场告诉记者,目前,"朱雀三号"已经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即将在今年下半年首飞。 近年来,中国商业航天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加速构建"航天+"产业生态。 "银河航天灵犀03星也是我国首款使用一体化成型技术的卫星。通过使用工业压铸技术,卫星叠放在一 起可以节约空间,提升火箭运载效率。"银河航天供应链与商务总监黄志德介绍,卫星研制牵引带动了 传统地面铸造、精密加工等企业,拉动其他领域技术发展,"航天+"擦出火花。 在十万级洁净空间的冷光下,自动焊机的"焊针"以毫伏级的精度吞吐着能量,在纤薄的柔性电池片上游 走;一旁的自动贴片机则以0.05毫米的微距精度,将电池片轻柔安放到柔性基板上。 6月17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市主题采访团,走进北京银河航天方舟实验室,目 睹了柔性太阳翼的生产场景。 轻薄、柔软 ...
做难而正确的事——记银河航天(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徐鸣
Jing Ji Ri Bao· 2025-06-07 22:04
跨界选择 "很多人的航天梦是从小就有的,但我不是。"提起与卫星互联网的缘分,徐鸣回忆,自己对航天产生兴 趣始于2011年。当时,从安徽小山村走出来的徐鸣,尚埋首互联网创业。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旅行者 2号探测器拍摄的照片所震撼,对航天产生了兴趣。"读大学时,家里没信号也没网,一到假期就失 联。" 彼时,不只是小山村用不上网。截至2015年末,全球有41亿人无法接入互联网,目前这个数字虽已减少 到25亿人,但仍是一条巨大的数字鸿沟。而卫星互联网恰巧能解决这一问题。当徐鸣将他的目光投注于 航天科技时,全球商业航天的时代悄然到来,我国商业航天的大门正向民营企业打开。 "基于对政策、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判断,我深感机会来了,要抓住太空新基建的时代机遇!"2018年 4月,银河航天投入运营,开启硬核技术攻坚的征程。短短5年时间,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平板可 堆叠卫星——银河航天灵犀03星发射成功,这款卫星服务低轨道宽带通信,为我国巨型低轨通信星座的 快速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 此后,银河航天的技术突破一个接一个。2024年11月,长征十二号新型运载火箭成功将银河航天研制的 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12月,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