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

Search documents
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不能“线性”(新知)
Ren Min Ri Bao· 2025-06-05 22:02
【现象】近期,蜀道考古调查阶段性成果发布,形成了目前最为准确的"蜀道数据"。作为"考古中国"重 大项目中第一个以线性文化遗产为对象的考古项目,蜀道考古采取"以线串点"的调查方法,明确以记录 蜀道的道路遗产本体为基础、以蜀道两侧50米为关联遗产信息的重点采集范围,并统一了记录的标准规 范和道路分级标准。这一过程,为我国古代道路和线性文物的调查保护提供了范例,也为跨区域、多单 位联合考古积累了经验。 【点评】 所谓线性文化遗产,主要指在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 群,运河、道路以及铁路线等都是其重要表现形式。这类遗产,具有历史跨度大、地域范围广、遗产类 型多样等特征。除了上面谈到的蜀道,长城、京杭大运河、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都是我国线性文化遗 产的代表。 监测险情、清理石阶、拾捡垃圾、劝阻不文明行为……为了守护长城,北京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长 城保护员刘红岩,巡查时每天要走十几、二十几公里的山路。在全国,像她这样的长城保护员有7500多 名,默默守护着分布在15个省份的长城资源。在历史演进的长河中,线性文化遗产已深度嵌入人们的生 活,保护和传承要靠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相关部 ...
文化新观察·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系列谈丨数字技术重构文化消费
Xin Hua Wang· 2025-05-26 03:33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 题:数字技术重构文化消费 新华社记者王思北、袁月明 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内人潮涌动。 沉浸式科技空间秀《爱雅宋》,将实景构建与虚拟现实技术巧妙结合,以"琴""棋""书""画""天问"五重 场景,创新表达宋代美学;《飞越清明上河图》球幕影院里,借助数字技术打造5D视效,游客仿佛"步 入画卷"、穿越千年,一览昔日东京汴梁城的繁华盛景…… 2024年10月4日,游客在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观看沉浸式科技空间秀《爱雅宋》。新华社发(袁航 摄) 科技赋能下,沉浸式体验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也让文旅消费市场呈现"人财两旺"的热闹景象: 今年"五一"假期,清明上河园景区共接待游客量55.78万人次,总收入7508.88万元,较2024年同期分别 增长44.28%和47.55%。 从科技感十足的文旅场景,到满足"个性化定制"的文化产品服务,再到不断升温的线上演播等文化业 态……随着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深入应用,更多元、更智能、更便捷的 文化消费新体验、新模式持续涌现,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潜力,也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创新场景丰富消费体验 走进主题展厅,戴上V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