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CMAxCD3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TCE)HBM7020
icon
Search documents
BD之王遇冷?和铂医药出海背后的隐忧:收入倒退回两年前,研发缩水超5成 | 创新药观察
Hua Xia Shi Bao· 2025-07-03 06:48
据《华夏时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和铂医药已完成17次BD出海交易,成为国内BD出海交易数量最 多的药企。同时,公司正在业绩波动、研发投入持续萎缩及与百奥赛图的专利纠纷渐入关键阶段的多重 挑战中寻找平衡。尽管2024年营收与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研发费用缩水超五成,但公司BD合作的节 奏并未放缓——2025年上半年已达成5笔BD交易。这家以BD模式为核心的创新药企,正站在业绩稳定 性与技术护城河的双重考验路口。 BD依赖下的收入震荡 作为国内极少数未实现产品商业化却能依靠BD业务连续盈利的生物技术公司,和铂医药的收入几乎完 全依赖BD业务。2024年,公司录得收入3810万美元,同比下降57.43%;年内溢利为274.2万美元,较上 年同期2276.3万美元下降87.95%。尽管业绩出现大幅收缩,但仍延续了盈利态势,实现连续两年盈利。 近日,港股创新药企和铂医药公告披露,与日本大塚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协议显示,和铂医药将其 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BCMAxCD3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TCE)HBM7020在大中华地区以外的全 球开发、制造及商业化权益授予大塚制药,借此获得4700万美元首付款及近期付款,叠加最 ...
【财经分析】国际医药巨头加速来华“扫货” 中国创新药估值迎重塑
"传统新药研发模式存在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从资本回报率角度看并不划算。基于此,头部国际药 企调整策略,不再单纯依赖自主研发,而是通过与创新药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在合作方研发项目取得关 键阶段性成果后实施收购,以此大幅降低药物研发的系统性风险。"乐嵘说。 浙商证券生物医药行业分析师郭双喜认为,当前,医药跨国公司均有不错的一代肿瘤免疫治疗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6月24日电(记者闫鹏)在经过一周的调整之后,创新药板块"王者归来"。24日收盘,港 股创新药ETF(159567)、创新药ETF(159992)分别上涨2.25%、1.15%。截至发稿时,荣昌生物A股 股价当日收涨6.38%,荣昌生物H股股价涨逾13%,绿叶制药H股股价涨逾9.5%,康诺亚-B H股股价涨逾 6%,亚盛医药-B H股股价涨逾6%、康哲药业H股股价涨逾5%。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此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在于BD(商务拓展)交易活 跃。在潜力大单品、政策利好持续驱动下,预计从今年中报开始创新药企收入将迎集体改善,中国创新 药企估值也将持续重塑。 国内创新药"出海"BD激增 6月23日,和铂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日本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