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IRD平台(天弘智能研究及决策系统)
icon
Search documents
是助手更是诤友 AI入场“挑战”基金经理
Zheng Quan Ri Bao· 2025-11-20 16:16
"我们不会轻易被AI(人工智能)取代,但很可能会被率先使用AI的人取代。"一位头部公募机构人士对 《证券日报》记者坦言。这折射出当前公募基金行业面对人工智能潮涌的思考与布局。 今年以来,DeepSeek等大模型火爆出圈,不仅席卷科技界,也在公募基金行业掀起一场"AI落地应用竞 赛"。喧嚣之下,一个核心问题亟待解答:这究竟是一场迫于压力的技术跟风,还是一次源于内在的破 局重生? 对于天弘基金这样服务数亿客户、管理万亿元资产的机构而言,AI的驱动更为具体。该公司相关人士 向《证券日报》记者坦言:"传统模式下规模越大边际成本越高,这是典型的'规模不经济',AI让公司 实现了'智能规模化',用技术把规模优势真正转化为服务能力,而不是让规模成为包袱。" 事实上,这种由真实业务需求驱动的创新,源于持续数年的深耕。博时基金自2018年成立金融科技中心 起,便前瞻性地布局AI,并于2023年设立人工智能实验室;诺安基金早在3年前就开启了AI技术的沉淀 之路;兴业基金则在2021年就开始建设基于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智能投研平台,并于2023年推 出自研的"兴小二"AI债券交易机器人。 博时基金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 ...